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紧扣优化营商环境目标,从市场准入、市场监管、知识产权三大领域突破创新,以实打实的举措打造高质量发展“软环境”。
聚焦经营主体需求,持续做优准入服务。企业办理设立、变更、注销、迁移等事项压缩至0.5个工作日办结,实现“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零成本”政务服务。针对“个转企”工作,将全流程跑动次数从6次减至最多1次,成功推动274家个体户升级为企业。加大“企业码”推广力度,覆盖亮照经营、携码办事等4大场景,实现“一码通查”,切实让企业办事“少跑腿、快办结”。
依托大数据构建经营主体信用档案,打通40个部门市、旗县区、乡镇苏木(市场监管所)三级数据,覆盖约20万户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信息。推动信用信息标准化归集,累计归集行政许可90999条、行政处罚43573条、食品抽检4673条(含不合格182条)等数据。推行信用修复“线上办”,累计修复2216户,线上修复率99.5%,助力失信企业重返市场。此外,开发微信公众号诚信AI智能助手“市监小蓝”,提供24小时在线“智能咨询”,精准指引业务办理,大幅缩短企业办事时间。
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上多点突破,激发创新活力。知识产权创造方面,全市有效商标达31840件,同比增加9.9%,集体商标113件;有效发明专利327件,同比增加20%。知识产权运用上,推动“五原黄柿子”转化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农产品,发布专利导航成果报告。资助“巴彦淖尔向日葵”商标50万元,指导11家企业贯标并奖励55万元,质押融资案例入选全区十大优秀案例,1项专利获评自治区第一批专利转化运用优秀案例。知识产权保护层面,积极落实巴彦淖尔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14项工作举措,发布8件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推进“巴彦淖尔小麦”地理标志保护工程,与中国人保财险巴彦淖尔市公司签署《知识产权保险战略合作协议》。
相关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