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巴彦淖尔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022年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在乌拉特前旗召开。副市长任逸群通报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况,市政协副主席、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苏常亮主持发布会。
截至2022年2月22日14时,我市共有3例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乌拉特前旗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全部收治于定点医院乌拉特前旗人民医院;临河区确诊病例1例,收治于定点医院临河区人民医院。
乌拉特前旗3例确诊病例现居住地是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系同一家庭成员,2月20日和21日,3人核酸检测初筛为阳性,后经专家组会诊,2人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1人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临河区确诊病例现住址临河区,系我市赴呼和浩特返回人员;2月21日核酸检测初筛为阳性,后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防控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在发现第一例初筛阳性病例后,市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市、旗两级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及各专项工作组立即赶赴现场,组建“前线指挥中心”,全面投入应急处置。
二是加强流调溯源。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截至2022年2月22日14时,乌拉特前旗累计排查密切接触者145人,集中隔离140人,正在转运5人;排查次密切接触者306人,集中隔离250人,正在转运56人。临河区累计排查密切接触者27人,已全部集中隔离;排查次密切接触者272人,集中隔离260人,因特殊原因,暂居家隔离12人。
三是及时闭环封控。迅速封控疫点疫区,规范设置检疫点,严格落实扫码、测温、登记、消毒等措施。截至2022年2月22日14时,乌拉特前旗共划定封控区2个、管控区2个、防范区1个;临河区共划定封控区1个、管控区1个、防范区1个。
四是快速核酸筛查。截至2月22日14时,我市已核酸筛查143922人(次),其中143209人(次)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713人检测结果待出。其中,乌拉特前旗筛查127161人(次),127141人(次)结果为阴性,20人(次)结果待出;临河区筛查16761人(次),16068人(次)结果为阴性,693人(次)结果待出。此外,我市正在组织对乌拉特前旗所有农村、牧区人员进行核酸筛查。
五是积极开展医疗救治。目前,3名确诊病例、1名无症状感染者全部在定点医院治疗,市专家组已到一线指导救治,患者病情稳定。全市共设置定点救治医院9家,救治床位2711张(重症床位368张),负压病房10间,救护车75台;组建了45人的临床治疗专家指导团队和11支616人的医疗救治支援梯队,组建了由24人组成的ECMO救治团队和5人组成的肺泡灌洗团队。
物资保障方面,全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医用隔离面罩、核酸检测试剂、消毒制剂等储备充足,能够满足疫情防控需要。全市生活物资货源稳定、库存充足,能够保障群众生活物资的日常需求,粮油、蔬菜、肉类等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渠道畅通,品种丰富,价格稳定。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强流调排查,一是从严从快开展隔离管控、核酸检测、消毒消杀工作,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二是加强“三区”管控,严格执行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管理要求,精准管理、精细管理。三是加强物资保障,做好医疗资源和日常生活物资统筹调配,保障群众正常生活所需,保障群众就医需求。
发布会上,相关地区、部门负责人就疫情期间市民就诊,乌拉特前旗、临河区的防控措施、封控区居民生活保障,以及密接、次密接人员的隔离管控措施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问题1:疫情期间,市民赴医院就诊有什么相关规定以及注意事项?针对急重症患者就医是否开通绿色通道?
市卫健委副主任段瑞敏介绍,市民赴医院就诊时要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保持适当社交距离。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请勿自行服药,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尽快到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询问,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
按照《巴彦淖尔市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方案(试行)》的有关规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我市对急危重症患者及普通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做出了具体的安排,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实施精细化分类服务,切实做好医疗救治保障,保证所有患者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全市所有二级以上非定点救治医院均建立了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绿色通道,配备专职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对于确需急诊急救,但不能出具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危重患者、孕产妇及儿童,医务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开展救治,不得推诿拒诊。120急救电话、各医疗机构应急值守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确保急诊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问题2:乌拉特前旗和临河区目前都有了确诊病例,请分别介绍乌拉特前旗、临河区采取了哪些防控措施?另外,如何保障封控区居民的生活?
乌拉特前旗副旗长苏畅介绍,疫情发生以来,乌拉特前旗第一时间对2名确诊病例和1名无症状感染者采取了相应的管控、救治措施,完成病例活动轨迹调查,并向社会公布。根据疫情研判分析结果,划定了2个封控区、2个管控区、1个防范区,对病例所在的居民单元楼、生活区及入驻酒店等进行了全面管控和消毒消杀。2月20日,完成封控区和管控区内所有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深入开展流调工作,对密接、次密接人员进行隔离转运并做核酸检测。2月21日,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人员开展了核酸检测,完成核酸采样127161人,已出结果127141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为保障封控区居民生活,乌拉特前旗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为居民提供日常服务保障。在乌拉山电厂生活区内,配备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核查、封闭卡口值守、生活必需品配送、生活垃圾回收等工作。二是加大物资配送保障力度。旗商务局安排16人,专门为电厂生活区开展生活物资配送,21日以来,共配送生活物资标准包80多包。三是加强医疗和特殊需求保障。针对行动不便、长期患病、高龄独居的居民提出的购药购物等需求,都安排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送到家中,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精准服务。
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郭郁海介绍,临河区发现确诊病例后,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2月21日,临河区在第一时间对核酸检测初筛阳性的王某某进行管控,并在4小时内完成了病例活动轨迹调查,划定1个封控区、1个管控区、1个防范区,对病例所在的小区进行封控,当天完成封控区和管控区所有人员第一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月22日开展了第二轮核酸检测,截至22日14时,完成采样730人。
临河区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封控区居民的生活进行保障:一是对封控区居民提供日常服务保障,商务、卫健委等部门全力做好物资保障工作,各类物资储备充足、价格稳定。二是加强管控区居民医疗等特殊需求保障,临河区卫健委提前制定管控人员的就诊流程,当管控区居民有就医需求,安排医院的相关医务人员通过电话、视频等在线方式进行远程诊疗,如果需要进一步诊疗,医院安排120救护车确定诊疗地点、安排医务人员,全程闭环管理,全力保障特殊人群的就诊需求。
问题3:目前全市密接和次密接人员的隔离管控情况是怎样的?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保证隔离场所能够满足隔离需求?
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郭郁海介绍,全市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全部按照规定采取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措施。对于居家隔离人员,严格落实自治区指挥部相关管控措施,加大督查检查力度,确保隔离到位。目前,全市共储备隔离场所86家、4289间,已启用28家、917间,备用58家、3372间。各地根据疫情发展实际情况不断挖掘潜力,加大隔离场所的储备力度,同步做好改造以及改造准备、工作专班组建工作,确保疫情需要隔离重点人员做到应隔尽隔,满足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降低疫情扩散蔓延的风险。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