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首页>信息公开>城乡建设

临河区:美丽乡村释放美丽经济 托起农民幸福梦

  •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 2017-04-19 09:07
  • 保存
  • 打印本页
  • 分享到: 微信
    qq 微博 空间
  •   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现代化的脚步在不断加快,人人开始向往美好生活,农村更不应被美丽遗忘。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着近18万临河农民的期待。如何打造出具有特色的美丽乡村,什么样的美丽乡村才让百姓满意?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以美丽乡村推动旅游转型升级、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新路子,也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  

      让美丽有气质

      垃圾乱倒、柴草乱堆、牲畜乱跑……针对这些积弊、短板,临河区委、政府深刻认识到,只有大规模、大力度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才能切实夯实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增进农村民生福祉。

      近年来,为让家园与美丽相拥相伴,临河区坚持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从最关键的问题突破、从群众最关注的地方抓起,围绕“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村庄美化”先后在893个自然村实施了村庄综合整治,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观。

      “我们村子可是大变样了!村道平坦了,环境干净了,树也给栽上了,齐齐整整的,真漂亮!”提到如今的村庄,临河狼山镇永强村安俊仙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美丽乡村不只是盖几间漂亮的房屋,修几条平坦的道路,更重要的是要让生活在美丽乡村中的人,迎来崭新的生活格局。为了保持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临河区大力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新机制,在周边农村和乡镇政府所在地新建垃圾转运站22座、转运点764个,购置机械设备90台,形成了“户投放、村保洁、镇收集、区清运处理”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有效地引导农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临河要美、农村必须美,不但环境要美,更重要的是让生活在美丽乡村中的老百姓迎来崭新的生活格局。”市委常委、临河区委书记李理的话,正在变为现实。

      让美丽有活力

      “乡村的美不只美在外在,更要美在发展,只有把建设美丽乡村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乡村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美丽。”临河区委副书记、区长王肇晟说。

      自建设美丽乡村以来,临河区坚持把建设内容与发展富民产业相结合,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定位,围绕美丽乡村产业发展,结合自身资源优势,集中打造培育了一大批特色村庄,在推动设施农业专业化发展的同时,促使旅游产业链向农村、农家延伸,让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持续释放发展“后劲”。

      “通过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运作方式,既推动了联丰村设施农业种植规模,又发展了采摘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还带动了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八一乡党委书记蔺晓东介绍,目前,该乡联丰村设施农业种植规模达到6800亩,温室大棚608栋,建成了8800平方米的蔬菜科技园,试验示范种植100多种蔬菜瓜果新品种,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2万元,其中8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设施农业。村民刘胜有3栋温室大棚,占地约5亩,种植的红提、无核白等葡萄主要用于市民采摘,仅2016年,他家年纯收入就达到16万元。

      先后荣获“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自治区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等称号的“樊家小院”,位于临河区干召庙镇新利村六组,是占地60多亩、水面100多亩、餐厅1000多平方米的农家乐园。据负责人樊晓霞介绍,小院高峰期每天可接待游客500多人,除自产食材外,大量肉食、果蔬需向周边农户采购,年采购金额超过80万元,年营业额达到400多万元,纯收入100万元,有力地带动了周边村组特色种养业的发展。

      2017年,临河区全面开启了“绿色崛起、赛过江南”的新征程。依托各乡镇村组产业优势,按照做火乡村、做活黄河、全域发展的总体思路,统筹乡村旅游业发展,重点打造城关镇—狼山镇民宿度假旅游、干召庙镇—城关镇特色农业旅游、白脑包镇—狼山镇乡野休闲旅游、乌兰图克镇—新华宗教祈福旅游、八一乡—开发区—乌兰图克工业旅游五大旅游片区,推出家庭酒店、烧烤广场、农特产品经销店等特色项目,满足游客餐饮、住宿等需求。

      目前,临河区已建成浩彤现代农业观光园、浩澎现代农业观光园、四季青高科技生态园区等7家国家2A级景区;建成河套农庄、黄河渔村、白脑包渔村、金钥农业生态度假村等10多家自治区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4个农家乐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3个村被评定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名个人被授予“中国乡村致富带头人”。特别是在2017年1月11日,狼山镇富强村荣膺2016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这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获此荣誉的乡村。

      让美丽有内涵

      良好的村风和现代文明意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单凭好山好水吸引人、留住人的时代已成为过去。近年来,临河区把文化、旅游、产业元素巧妙地融于“美丽乡村”建设中,积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挖掘文化元素,提升内涵品质,统筹处理好美丽与富民、面子和里子的关系,既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又充分展示新农村群众热爱生活的新风貌,先后举办了河套猪宴节、乡村大嫂拉面大赛、麦乡记忆面精大赛、冬捕节等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动力。

      “以前看见人家城里有跳舞的广场,很羡慕,现在我们村也有了这么好的广场,每天忙完地里的营生晚上都出来跳跳舞,大家聚到一起说说笑笑,心情也好,还活动了筋骨,白天干多少活都不觉得累了。”干召庙镇旭光村村民王世荣说。

      近年来,临河区先后新建成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并为每个文化站都配备了文化健身器材。截至2016年底,临河区共有村组文化活动室305个,总面积达45919平方米。各乡镇共建成文化广场318个,总面积达到311161平方米。

      同时,临河区还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大行动”,组织各乡镇通过宣传栏、标语、文化墙等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文明城市、“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让讲文明、树新风成为村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善行义举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努力使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美起来,共建成国家级文明镇1个,自治区级文明村3个,市级文明村镇6个;累计评选表彰干净人家、精巴媳妇、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200多个(户)。2016年,共创建各级“美丽庭院”示范村63个,“美丽庭院”示范户1000户,选树“庭院经济”示范户33户。

      临河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瑞 韩娜 赵海珍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
    • 来源:临河融媒体中心    编辑:高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