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首页>信息公开>统计数据

一季度巴彦淖尔市居民消费价格运行情况简析

  •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 2011-04-26 12:03
  • 保存
  • 打印本页
  • 分享到: 微信
    qq 微博 空间
  • 今年我市认真贯彻中央两会会议精神,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出发点,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和质量得到了改善,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得到有效控制,总水平运行平稳。

    一、消费价格总水平运行总体形势

    一季度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0%,涨幅较小,比国家今年调控目标4.0%的水平低1.0个百分点。

    从同比指数看,一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2%,首月呈低水平状态,比国家的4.9%2.7个百分点,比自治区的4.5%2.3个百分点;二月份上涨3.1%,比国家的4.9%1.8个百分点,比自治区的4.7%1.6个百分点;三月份上涨3.7%,比国家的5.4%1.7个百分点,比自治区的4.8%1.1个百分点。从月度走势看,我市同比价格指数逐月走高,从一月份的2.2%上升到三月份的3.7%,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与国家和自治区的差距逐月缩小。

    从环比指数看,一月份上涨0.6%,二月份上涨1.1%,三月份上涨0.2%,呈逐月上升态势。一月份和二月份环比指数上涨超过0.5%,主要是今年1-2月份正值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市场购买力旺盛,推动价格上涨。三月份环比指数涨幅为0.2%,正是物价回归平稳的表现。

     

    二、消费价格变动的特点及成因

    (一)消费价格总体呈结构性上涨

    一季度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各月的同比价格涨幅均低于国家4.0%的目标,通胀压力不大,呈结构性上涨的特点。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中,食品类价格上涨8.7%,是拉动物价总水平上涨的最主要动力,占总上涨幅度的86.7%。非食品类商品价格仅上涨0.7%

    (二)食品价格的上涨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的主因

    一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8.7%。分月看:一月份上涨7.1%,二月份上涨8.5%,三月份上涨10.6%,各月涨幅均超过5.0%,涨幅在逐月上升。食品价格的上涨拉动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6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86.7%,对价格总水平的走向起着主要作用。构成食品类的十六个中类中,价格上涨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两方面。

    1、粮食价格快速上涨,是推动食品价格走高的核心力量

    我国从2004年以来粮食连续七年取得了大丰收,粮食的稳定生产对这七年中物价的稳定起了关键的作用。尽管粮食全面增产,但受近几年我国局部地区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逐年上涨,加上世界粮食价格上涨的冲击及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粮食价格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走势。由于粮食类在食品类中权重较大,因而其涨幅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其他类别。一季度粮食同比上涨14.1%,拉动食品类价格上涨1.9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21.8%。其中,最主要的食品,大米上涨17.9%,面粉上涨12.9%,粮食制品上涨7.7%,这三项带动粮食价格上涨12.3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87.2%。所以在消费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中食品价格起了主导作用,粮食价格又决定着食品价格的走向,而在粮食类中要特别关注大米、面粉和粮食制品价格的走势。

    2、肉禽及其制品、鲜菜和鲜瓜果价格大幅上涨,助推食品价格水平台阶式上升

    肉禽及其制品、鲜菜和鲜瓜果价格的上涨幅度较为明显,涨幅均达到5.0%以上,其中,鲜瓜果上涨20.8%,鲜菜价格同比上涨9.5%,肉禽及其制品上涨12.3%。分月看,鲜菜、鲜瓜果和肉禽及其制品一月份分别上涨2.7%16.1%11.1%,二月份分别上涨11.4%21.2%11.6%,三月份分别上涨14.4%25.0%14.3%。从一季度来看,鲜菜和鲜果价格的涨幅已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水平,这是国家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对农产品运输开辟绿色通道的政策逐步显效。影响今年一季度肉禽及其制品、鲜菜和鲜瓜果价格较快上涨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多次的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引起农产品运价和生资价格的上涨,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二是今年农产品的进一步涨价,推动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养殖成本的上升;三是人工费的刚性上涨,进一步增加了种养成本;四是随着我市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的鲜菜和鲜果供需矛盾日益凸现,解决这一矛盾的长效机制——设施农业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地显示出来,造成了鲜菜、鲜果供应缺口,引起价格的上涨;五是我市市场的鲜菜和鲜果多数产品现主要从外地调运,如遇上天气、道路、运营成本上涨等特殊事件,市场价格就会出现大的波动。

    (三)居住价格涨势缓慢,减轻了通胀压力

    近几年来物价上涨多表现为结构性涨价,每次价格上涨首先从食品和居住类开始,继而引发到别的类别。因此食品和居住类价格的变动是每一轮价格上涨的龙头,所以我们要更加关注食品和居住类价格的走向。

    今年一季度食品价格上涨幅较高,而居住类价格却保持了一种微涨态势,同比仅上涨0.1%,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02个百分点。分月看,一月份上涨0.3%,二月份上涨0.5%,三月份上涨下降0.4%。在居住类中,以往价格上涨一直保持活跃的分类——水电燃料价格同比仅上涨1.1%,建房及装修材料上涨0.1%,自有住房价格持平。居住类价格的缓慢上涨,减轻了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

    (四)服务项目、工业消费品价格平稳运行

    一季度我市服务项目和工业消费品价格较平稳,同比分别上涨0.7%0.6%。服务项目价格多数保持持平,一部分项目价格在上涨,如:理(烫)发上涨16.6%,衣服清洗上涨13.0%,车辆修理服务费上涨4.1%,旅行社收费上涨2.7%,家政服务费上涨2.8%。少部分服务项目价格呈下降态势,如:居住维护修理费用价格下降2.6%,车辆保险费下降1.5%,高等教育费下降0.3%

    在工业消费品中,电子产品价格依然低位运行,比较明显的有家庭设备用品类中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0.1%,交通和通信中通信工具下降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中文娱耐用消费品下降0.9%。衣着类、烟酒类的涨幅较低,同比涨幅分别为0.6%0.5%。交通和通信类中交通工具上涨0.2%,家庭设备用品类中床上用品下降0.1%、室内装饰品下降0.4%、家庭日用杂品上涨0.2%。工业消费品价格整体的走低是从上年初开始的,一直延续到今年一季度,主要原因是受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这场来势凶猛的全球金融风暴,席卷多数国家的工业生产领域,从而导致连续两年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的走低。尽管从2010年初到现在工业品出厂价格在回升,经济形势向好,但基础还不十分稳定,金融危机的一些负面影响仍没有完全消除。在消费领域,尽管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以拉动内需,但居民的消费观念受传统理财和消费观影响在短时内不会产生明显的改变,消费市场仍然不见强势。

    (五)新涨价因素和翘尾因素互相影响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是由两个因素形成的, 一是翘尾因素,二是新涨价因素。翘尾因素是指去年的价格变动对本年价格总水平的影响程度,新涨价因素反映的是本年内各月价格变动对本年价格总水平的影响情况。据测算,一季度新涨价因素为1.9个百分点,去年的翘尾因素为1.1个百分点,两者互推今年的价格上涨,决定着价格上涨的幅度。新涨价因素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要强于翘尾因素,对今年物价走势的拉动作用较为强劲,但也不可忽视翘尾因素的作用。翘尾因素既已成为事实,所以我们更要关注今年粮食、鲜菜、鲜果等产品价格的变动,也要注意后期国家将陆续出台新的涨价项目,如水电油气等,所以消化今年的新涨价因素是控制今后物价的关键。

    三、今后的价格走势判断

    据今年第一季度物价运行的情况和后三个季度将出现的价格变动因素分析,今后我市的价格水平仍将保持在一个平稳的趋势,全年价格总水平涨幅低于4%的可能性较大,但仍要特别关注以下情况的变动,这些因素将对今后物价走向起关键作用。一是粮食价格的变化。今年国家进一步提高了原粮收购价格,这对全国的粮食生产起着明显促进作用,所以要更多的关注春播情况,对北方粮食主产区出现的旱情影响,国家采取了积极的抗旱措施,全国的生产粮食情况总的好于去年,预计后期粮食价格将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二是鲜菜、鲜果价格的变动。随着季节的变化,鲜菜鲜果价格会呈现加快下降的运行趋势,将成为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的主要因素。三是工业品价格上涨压力加大。随着国际经济的复苏,出口形势逐步好转,能源价格也会逐步上涨,进一步加大了工业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推动工业品价格平稳上升。

    四、稳定市场物价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合理引导市场预期

    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大力宣传我市在稳定价格方面的政策、措施及成效。积极引导新闻媒体客观反映价格变化情况,正面宣传当前价格形势,以及价格热点、难点问题和突发价格事件,防止不正当炒作。及时准确发布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合理引导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市场行为。近期发生的抢购食盐的事件,我市各方积极应对,大力宣传,多方组织货源,保证市场供应,安定消费者心理,市场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二)进一步加强重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监测工作

    继续完善各项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的工作预案,密切跟踪监测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做好价格监测的预报、预警工作。要重点加强关系到民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品的生产、供给及价格变动的监控力度,如粮食、猪肉等。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协助有关部门组织货源,加强调运,加大商品投放力度,引导和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价格政策,加强市场调节,稳定市场价格。

    (三)加强市场价格监督检查

    要切实加强以食品价格为主的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对违反国家政策乱涨价、乱收费和囤积货源、哄抬价格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查处。对影响恶劣的价格违法行为,要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鼓励和督促经营者自觉遵守价格法规政策,严格实行明码标价,切实加强行业自律,做到诚信经营,不断建立良好的市场价格秩序,确保我市市场物价的稳定。

    (四)建立和扩大蔬菜、禽畜生产基地,促进供需平衡

    根据市区现行人口规模,规划落实蔬菜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立与市区消费相适应的禽畜食品生产基地,满足市场供应,保持禽畜食品市场价格水平基本稳定。

    (五)尽快建立农产品调节基金

    尽快建立完善重要农产品实物储备制度,如粮食、肉、糖、棉花、食用油等,这对于平抑物价,保证市场供应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根据我市种植结构,要尽快建立农产品价格调节基金,对蔬菜等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予以贴息。

    (六)进一步建立建全社会保障体系

    要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对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在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出台一些可行性、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如,要及时发放针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给低收入群体生活影响方面的补贴,形成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努力提高低收入和贫困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市民对价格变动的承受能力。(蔚凯)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
    • 来源:国家统计局巴彦淖尔调查队    编辑:王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