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首页>信息公开>应急管理>应急工作

志愿者,涌动在抗洪救灾一线的红色暖流

  •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 2018-08-02 08:27
  • 保存
  • 打印本页
  • 分享到: 微信
    qq 微博 空间
  • “微公益”志愿者筹集善款购买大米送到灾区

      7月29日早,前旗政府广场门前一群身穿标有“微公益”字样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忙着将一袋袋大米装上车。统计、登记、分配,每一项流程都规范严谨。这些大米于当天由志愿者们亲自驱车运到受灾严重的小佘太镇和明安镇,并逐村送到了受灾群众的手中。而这已经是洪灾发生以来,微公益组织的第4次捐助活动了,至此他们已累计向灾区捐款捐物达16.44万元。

      热切关注+积极参与+全力投入

      19日的特大洪灾发生后,触目惊心的灾情牵动了志愿者们的心,唤起了他们行动的紧迫感。他们第一时间在“全球巴盟人微社群”中发起了抗洪救灾募捐活动。同时,发动身在前旗的微公益志愿者们积极行动起来为灾区献爱心。当他们了解到因为洪水围困,许多村民被转移安置,饮用水、食品紧缺时,紧急筹备了一批矿泉水、方便面、多种蔬菜,在7月22日一路颠簸涉水送往险情严重的小佘太镇增隆昌水库、广生隆村。之后,他们又先后组织两批救灾物资送到明安镇色气口子村和菅家窑子村移民安置点。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要详细了解当地灾情,向村民询问他们的需求。像一股红色的暖流,及时温暖着受灾群众的心田。

      随着险情解除,前旗各地开始进入生产自救和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志愿者们考虑到村民们更需要的可能是米、面、油等日常生活用品,于是他们又筹集了7.5万元善款购买了2000袋大米,分别捐到小佘太镇、明安镇和新安镇。此外,他们还为小佘太镇捐赠了6万元现金用于修复被洪水毁损严重的水井,及早恢复村民的正常供水。

      文化感染+爱心唤起+正能量传播

      “我们的公益活动是从卖西瓜开始的。”7月30日,在微公益组织第5次参与的爱心捐赠活动现场,前旗微公益组织负责人之一郑少军向笔者介绍说。

      2014年,巴彦淖尔市西瓜滞销,郑少军、郝勇、黄胜利和几个朋友知道消息后,联系各地商会的朋友帮忙寻找西瓜销售渠道,并很快将数百万斤西瓜销售一空。

      自那之后,郑少军便踏上了公益之路,而且越走越远。在郑少军的带动下,他的母亲、爱人、儿子、姐姐、兄弟一家里有7个人都加入了微公益组织。他们和其他热衷公益的志愿者们一起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到公路边拣拾白色垃圾,到重病号家中去看望困境中的群众,为生病的贫困户捐款,到西部民歌会、乌梁素海冰雪节、乌梁素海螃蟹节现场志愿服务……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服务社会,扶危济困”是他们的行动指南。虽然微公益组织当中很多人素不相识,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凝聚在一起去做善事。

      “正能量是有感染力的。起初我们只有十几个人,后来,每组织一场活动,就不断有新的会员加入进来。到现在仅前旗本地就已经有700多人了。”郑少军自豪地说。

      在微公益社群里,每一个人都是听从内心的声音自觉自愿加入进来的,每份付出也是发自善良真心诚意的。正因如此,每一次活动的号召都有人积极响应。

      “因为我们都是自愿行动,从不勉强,所以也没有人抱怨,大家的心都是热的,为自己能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感到高兴。”微公益组织前旗负责人陈勇由衷地说。

      郑少军告诉笔者,他加入微公益组织主要是受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提倡孝道,提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所以我们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唤醒每一个人心底的爱,传播正能量,让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什么是爱,什么是温暖。”郑少军的姐姐郑霞、一位热情洋溢的志愿者向笔者这样表达她的心声。

      近几年来,前旗大力倡行“德润乌拉特”“孝行乌拉特”,通过在各个社区、农牧区设立文化大讲堂,举办道德讲堂,邀请讲师到基层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讲座等方式,在全旗范围内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文化的力量感染人、教育人、影响人。

      在此次该旗经历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面前,全旗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凝聚起各方力量,汇聚起涓涓暖流,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小红帽”“红马甲”等各种公益组织志愿者们活跃在灾区一线,积极热心捐款捐物、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全社会热切关注、热心支援、热忱祝祷、共同抗洪救灾的良好氛围,既坚定和鼓舞了灾区人民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决心,更展现了全旗人民万众一心抗击大灾难、经受大考验的良好精神风貌。(通讯员 冯美霞)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
    •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编辑:高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