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麦后复种燕麦草面积预计可达12.25万亩,比去年增加7.05万亩,增长135.6%。
为解决单种春小麦综合效益低的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种植效益,突破“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瓶颈,近年来,我市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利用夏收后的麦田复种燕麦草,全面推广“小麦+饲用燕麦”高效循环产业发展新模式,有效扩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促进饲草供应与养殖规模、饲养模式相匹配,增加土地的产出效益,开辟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据了解,麦后复种燕麦草充分利用了麦后秋闲田,延长了生产期,提高了光热资源、土壤资源的利用率,既可收获一季优质牧草,也可进行绿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优势。按照前茬作物小麦平均亩产450公斤、亩收入1620元,麦后复种燕麦草亩产干草600公斤、亩收入1200元,两项收入合计2820元,亩均纯收入可达1800元。
下一步,我市将在稳粮政策引导下进一步优化全市饲草区域种植布局,大力推广麦后复种燕麦草为主的多元化种植模式,构建优质饲草多元化生产供给体系;抓好订单种植,通过订单收购、意向性购销等方式签订供销协议,解决种植主体的后顾之忧,保障规模养殖场饲草供应;加大麦后复种燕麦草技术培训力度,以点带面示范推广,不断提高小麦种植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