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乌拉特前旗旗委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各项部署要求,精准把握学习内容,认真开展宣讲、宣传,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创新工作举措 倾力为民办实事
乌拉特前旗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确定了各项任务措施,明确了各相关单位职责。组建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组,每月组织调度1次进展情况,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开门纳谏听民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开门纳谏活动中,乌拉特前旗通过在媒体上发布公告、搭建“三问”平台、开设“书记请你来说事”专栏、公开旗委书记邮箱号,广泛征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意见建议。进一步优化12345政府服务热线功能,对热线平台收集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及时进行登记并建立“三问”清单,严格做到7日内反馈,4月份受理意见建议447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8.2%。通过其它渠道汇总梳理“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98条,目前已落实办结80条,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公开承诺入民心。旗委领导班子根据“三问”情况,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研究提出了乌拉特前旗“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20项,并在主流媒体开办“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进行公开承诺,每周定期推出2期“我为群众办实事”情况的新闻报道,每季度通报“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成效和群众反映问题整改成果,接受群众评价和社会监督。
三项服务惠民生。在围绕服务基层,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方面,乌拉特前旗结合自治区文明城市创建整改提升工作,突出“治脏”“治乱”“治弱”“治空”“治裸”等问题整改,补齐市容环境、公共秩序、市政基础、宣传氛围、园林绿化等市容市貌建设短板,规范设置了城区停车位,对74座水冲公厕进行改造;创新户籍服务管理模式,推出“一站式”办理为主的16项户籍管理便民利民硬举措。在围绕服务企业,提升营商环境满意指数方面,乌拉特前旗严格落实旗处级领导干部包联重点企业、项目制度,与企业家联谊交友制度,努力帮助企业出谋划策、解决困难。在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受理”改革举措,优化审批流程,缩减办理时限,不断推进电子证照应用,让企业、群众办事实现“减证办、免证办、跨省办”。在围绕服务发展,提升干部队伍能力指数方面,乌拉特前旗认真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大落实”活动,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结合分管领域,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中心工作,目前已确定了各自的调研课题。
丰富志愿服务 增强群众获得感
全旗各职能部门发挥优势,坚持群众需求导向,充实了“8+N”志愿服务队,由旗委宣传部牵头成立了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司法局组建了草原流动普法、摩托车骑行普法等特色法治志愿服务队,文体旅游广电局组建了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卫健委组建了卫生健康志愿服务队,妇联组建了“巾帼志愿服务队”,深入各领域开展“我是党员我帮你”“我是共青团员·我帮你”“我是志愿者我帮你”活动。组织全旗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与社区结对帮扶,并精准包联到住宅小区,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小矛盾、小困难、小项目、小活动,通过“居民点单、支部下单、部门接单”的方式,化解各类大小矛盾1600多件,圆梦微心愿2360个。将城区的15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划分为192个网格,成立了112个红色管家(居民议事理事会)、红色物业,976名兼职网格员广泛开展走访排查,建立了居民诉求、问题隐患、意见建议三本台账,征求到意见298个,解决问题1348个。同时,开展了乌梁素海清源行动,组织党员干部、青年团员、志愿者500余人齐聚乌梁素海开展了“青春助力美丽内蒙古”生态环保主题实践活动,以植树护绿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下一步,乌拉特前旗将继续充分发挥旗委常委班子“六个带头”作用,认真落实“四个计划”“四个清单”任务,将承诺的各项民生实事办好办实,深入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和“我帮你”各项志愿服务,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净化政治生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推动全旗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