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黄河,奔腾向前。黄河,这条母亲河,让住在临河的人们引以为傲。临河,这座临黄河而居的城市,正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河(湖)长制筑牢河畅水清岸绿生态屏障,用肩上的责任和脚下的行动演绎着保护黄河、爱护黄河的生动故事。
临河区河湖渠系分布密集,黄河是过境主要河流,横穿临河区境内最南端,全长50公里,占黄河内蒙古河段总长843.5公里的5.9%,占巴彦淖尔市河段长度345公里的14.5%。临河区境内有总干渠、永济干渠、黄济干渠及分干渠等灌水渠道18条,总排干、四排干、五排干及分干沟等排水沟道20条,大小湖泊海子11个。
狠抓落实 巡河护河不停歇
“近几年,我们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集中开展了河湖‘清四乱’行动,对辖区范围内涉及的所有渠沟道进行不定期巡查。”刘金玉打开“河长通”App,翻出了最近的一次巡河记录。他是城关镇副镇长,巡河是他和其他“河长”的重要工作之一,他们巡着临河的河湖沟渠,保护着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近年来,临河区严格按照中央、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对河(湖)长制的工作要求,对所辖区域内11个乡镇(农场)182条(个)河湖渠沟的上下游、左右岸进行梳理,确定了三级责任河(湖)长名录,总河(湖)长由区委书记担任,落实各级河(湖)长共288名。
“这三级河(湖)长构成了区、乡镇(农场)、村责任体系,形成了每条河流、每个湖泊有人管、有人盯、有人干的网络体系。2021年至今,通过总河(湖)长、副总河(湖)长、区级河(湖)长带头履职,各级河(湖)长积极开展巡河湖工作,区、镇两级河湖长累计巡河(湖)1825次。”临河区水利局副局长俞志瑞说。
近年来,临河区强化斗、农、毛渠沟管理保护,将斗、农、毛渠沟参照河(湖)长制管理,打通了河湖渠沟管护的“最后一公里”,积极整治非法堆砌、侵占渠沟、违法排污等突出问题,疏通了河湖渠沟的“毛细血管”,拓展了河(湖)长制工作覆盖面,推动了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
出台监管制度
强化水环境管理
紧盯河道环境保护重点任务,临河区陆续出台了临河区总河(湖)长1号令《关于开展全区各级河湖长“集中巡河湖周”及“春季河湖渠沟清洁”专项行动的通知》《关于开展2021年黄河临河段河道“清四乱”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临河区2021年河湖管理保护“秋季”行动方案》《关于严禁在黄河河道管理范围主河槽区和近滩区内种植高杆农作物等行为的通告》《临河区河(湖)长制工作要点》等一系列方案和通告。这些文件的出台和印发,为顺利开展各项护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推进河湖渠沟“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截至目前,累计清运垃圾4045.9吨,出动人员560人(次),调动车辆机械332台(次),拆除违法建筑22处,逐步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渠沟管理目标。
——加强定期不定期巡查,按照区级河(湖)长至少每季1次、乡镇级河(湖)长每月1次、村级河(湖)长每周一次的频率进行巡查,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形成督办机制。
——明确了黄河河道主河槽区、高低滩区种植要求,严禁在黄河滩区新增耕地、房屋及相关设施,有效维护了河道安全。
——实施北边分干沟五排干智能水利系统化管理项目,架设激光重载云台网络专用设备16台。
……
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对河湖渠沟垃圾、水面漂浮物、乱堆乱放、乱耕乱种、乱占乱建、围垦河湖、垃圾围坝等违法行为进行严格检查。据了解,临河区河长办会会同相关责任单位对全区11个乡镇(农场)开展不定期的明察暗访,全区11个乡镇(农场)在“集中巡河湖周”及“春季河湖渠沟清洁”专项行动有序推进,各地巡河湖频次达到了100%。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