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首页>动态信息>旗县区动态

临河区推进庭院经济发展

  •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 2025-07-01 10:22
  • 保存
  • 打印本页
  • 分享到: 微信
    qq 微博 空间
  • 近年来,临河区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串点成线,推进庭院经济有“看头”、有“赚头”。
      优化政策奖补机制。将庭院经济与乡村振兴、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产业项目有机结合,分类奖补,激发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内生动力。对农户在房前屋后开展设施农业建设的,依照设施农业补贴意见进行补贴;对脱贫户、监测户改造房前屋后空地,种植蔬菜、瓜类、脱水菜、果树、花卉等特色产业,每户奖补900元(0.1亩以上)。羊出栏每只奖补600元(5只为上限),猪出栏每头奖补800元(2头为上限),牛出栏每头奖补1000元(1头为上限),养殖鸡、鸭、鹅、鸿雁、兔每只最高奖补30元,每户最多奖补900元,鼓励村民把小庭院变成菜园、果园、养殖园。
      拓宽增收富民渠道。村党支部牵头,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果蔬花卉种植、舍饲圈养等庭院经济。积极发挥八一乡联丰村“四位一体”庭院经济示范带动作用,打造狼山镇富强村“庭院+农家乐”庭院经济示范点、干召庙镇民主村“生态农业+花卉果蔬+林果采摘”庭院经济示范点、乌兰图克镇前进村“庭院+种养循环模式”等庭院经济示范点,形成白脑包镇永清村“辣椒秧+产蛋鹅”绿色发展循环模式、新华镇红旗村“党支部+合作社+公司”香菇产业发展模式,带动562户脱贫户和监测户每户年增收4000元以上。
      加大“三送”机制服务保障。搭建能手人才培训平台,通过培训3000余名高素质农民、700余名“巾帼”带头人、93名大学生村官,指导农牧民发展庭院经济,为群众“送模式”。将庭院经济示范点作为基层农技推广重要阵地,安排17名科技特派员、130名农技推广指导员定期上门服务开展技术培训,为群众“送技术”。构建“村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农户”联结机制,推行订单种植,开发农家乐、休闲农庄、特色民宿等庭院文旅项目,为庭院经济“找市场”“送服务”。

     

    相关文档:
    附件:
    •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编辑:张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