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以政务诚信为引领、商务诚信为重点、社会诚信为支撑、司法公信为保障,全面推进诚信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打造“诚信巴彦淖尔”新名片。
政务诚信稳步推进。积极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收官工作,建立三级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公示35个领域行政裁量基准和575项包容审慎监管清单,确保行政执法透明公正。全面落实“十公示”信息报送制度,截至目前归集上报信息15.15万余条。数据及时率、合规率、上报率均达100%。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创新推出12个助企特色“一件事”,临河区、乌拉特后旗等地精简政务服务材料85%以上,实现高频事项“秒批秒办”,极大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
商务诚信成效显著。依托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归集各类信用信息1000万余条,实现信用数据“应归尽归、应享尽享、应开放尽开放”。推动诚信兴商与促进消费深度融合,制定促消费活动方案,开展27场大型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4.9亿元。全面落实支持小微企业服务工作机制,走访小微企业125190户,推荐小微企业25435户,推荐清单企业累计获得授信126.39亿元,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积极开展诚信典型企业选树工作,推荐申报“诚信标杆”企业89家、“诚信示范”企业1686家,以标杆引领带动各行业信用能级跃升,为经营主体营造诚信经营的良好环境。
社会诚信宣传广泛。医疗卫生、民政、医保等多领域以信用等级评定、差异化监管等手段持续开展失信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将诚信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等相结合,形成多项研究成果。积极扩大诚信建设宣传面,刊发信息稿件1000余篇,录制公益广告、短视频53条,全网点击量突破150万。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诚信宣传宣讲21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6.6万余份。深入制造业企业开展诚信建设宣传,引导各行业加强质量诚信建设,营造全社会诚实守信的浓厚氛围。
司法公信持续强化。各政法单位聚焦提升执法司法质效,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定印发《关于开展“两项监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提升公安执法和检察监督规范化水平,加大对应立不立、违法乱立等突出问题的监督整改力度。开展“律师助企”、“万名律师进乡村”、公益法律服务进驻政务大厅等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为“诚信巴彦淖尔”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关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