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首页>信息公开>城乡建设

磴口平房区居民乐了

  •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 2017-06-02 09:40
  • 保存
  • 打印本页
  • 分享到: 微信
    qq 微博 空间
  • 新建的小广场成了居民休闲好去处

    小广场周边绿化带颜值高

      磴口县城区平房面积大,大多是原国企家属房,房屋普遍面积小且相对集中,巷道硬化、排污、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磴口县有16个集中连片的平房区,涉及住户3362户,建筑面积36.3万平方米。由于这些平房区多数迎街靠路,拆迁成本高,实施棚改难度大,今年,磴口县委、政府决定投资1.2亿元,用三年时间对具备条件的平房区进行综合改造。

      卫干校平房区居民潘桂珍:搬走的老人现在都说要搬回来住

      卫干校平房区为原盟行署军分区、卫干校所在地,现有居民1261户,总占地面积2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该片区内房屋大部分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相对整齐,但都是土路,排污、供热、供气、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磴口县投资2310万元,于4月29日开始实施卫干校片区一期改造项目,对通讯街以南、朝霞路以西、永进西街以北712户居民平房进行整体改造。

      5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正在改造的卫干校片区,铲车、推土机正在作业,不少居民借着改造,把家里的门窗也换了,室内粉刷一新。在卫干校家属房住了30多年的潘桂珍也在装修房子,70岁的她正在指挥工人按施工。

      见到记者,潘桂珍笑得合不拢嘴,她说:“外面漂亮了,我们家里也要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你是不知道,以前我们这房子地基比外面的路基低,每到下雨天,家里就倒灌雨水。不下雨,路上只要有车经过,一炮黄尘。”

      卫干校平房区的老人晚上不敢出门,因为没有路灯,看不清路。听说修完路还要装路灯、建水冲厕所,老人们特别高兴。潘桂珍说,有一位80多岁的老邻居这两天总来串门,念叨最多的就是:“我再也不用求人帮我打炭了,接上大暖和下水,咱们的平房比楼房舒服多了。”没接大暖时,家家户户每年都要买几吨炭,年纪大的独居老人冬天打炭生炉子还得求人。

      潘桂珍说,卫干校平房区住的大多是老年人,有本事的年轻人嫌这里脏乱差,都搬走住楼房了,有的老人冬天搬到儿女家避寒。最近,一些搬走的老人听说政府在改造这里,回来看施工进度,还想搬回来住。

      33年老住户李志江:我没搬走闹对了 改造后住得真舒心

      在卫干校平房区住了33年的李志江说:“我今年56岁了,从结婚起就住在这个房子里,这些年,时代发展,我们曾经的老邻居都搬得差不多了,我没搬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但现在不一样了,政府为我们改造,排污管道也挖好了,将来在家可以上卫生间、洗澡,家里还有院子、凉房,比住楼房舒展多了。”

      每年进入5月,李志江家都要提前储备3吨炭,冬天生暖气用。院子里脏不说,冬天还得起早贪黑生炉子。借着改造的机会,李志江把门窗都换成了塑钢的。院里硬化后,凉房也装修一新。记者来到李志江家看到,窗明几净,院落舒展。

      李志江说:“这一改造,我们的房子就要升值了,以前想卖了这套房买楼房,没条件,买不起。现在别人追着买我的房子,我还不卖了。让那些搬走的人羡慕我们吧!”他指着隔壁不远处的广场说,广场也是这次改造新建的,绿化好的广场让周边爱跳广场舞的人们不用再往远跑了,方便。

      此次卫干校片区改造新建水泥路面3条1140米,设计行车道宽6米,两侧配建人行道各1米、绿化带各1.2米。新建排污、供热管道5.6公里,巷道硬化6.1万平方米,安装路灯60盏。工程预计7月初完工。改造结束后,这里将成为一个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新型居民区。

      据了解,2016年,磴口县投资180万元,完成了旧县医院北片区内平房改造,2017年,计划投资3320万元,分期分批完成房屋建设年代较近、路网相对规则的卫干校片区和糖厂家属房片区综合改造任务。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
    • 来源:黄河晚报    编辑:高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