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首页>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巴彦淖尔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 2021-02-25 20:02
  • 打印本页
  • 分享到: 微信
    qq 微博 空间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2月22日在巴彦淖尔市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晓兵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市委确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的奋斗目标,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持续回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是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有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市委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及时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迅速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防控体系,较短时间实现确诊病例清零,有力遏制了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抓细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积极应对鼠疫疫情,因地制宜探索鼠疫防控新举措,鼠疫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切实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二是综合施策落实“六稳六保”。坚持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着力点,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基本盘。固定资产投资、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扭负为正。发放就业补助资金1.8亿元,新增农牧民转移就业12.75万人,城镇就业0.9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3%,低于控制目标0.17个百分点。全面落实助企纾困优惠政策,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9.5亿元,降低企业用电成本4.5亿元;新增企业授信109.9亿元,办理延期还贷33.6亿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3万户,同比增长11.8%。通过发展社区电商、发放消费券、发展地摊经济,推动消费复苏。加强产业链与供应链对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101.2%,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户。发放各类救助保障金3.98亿元、临时价格补贴2403.8万元,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长。争取到中央新增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资金29.23亿元,有力保障了基层“三保”和疫情防控需要。
      三是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行动”,全力补齐短板弱项,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提升。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全面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4.1%,超过年初预期目标;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土壤环境整体良好。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全部完成,自治区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稳步推进。化解政府隐性债务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无分歧账款全部清偿。临河区成为全国债务风险化解试点。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
      四是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快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第三次国土调查基本完成。全市近50%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乌梁素海生态修复补水通道工程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自治区支持。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区被国家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四控”行动深入开展,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同比分别提高2.7和2个百分点。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盐碱地改良79万亩。完成营造林79.6万亩。国家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基本完成。全国首单政策性草原保险落地实施。
      五是坚定不移发展现代农牧业。认真落实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套灌区发展现代农业 提升农产品质量重要指示精神的实施意见》和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农资金整合三个配套办法。全力推进“天赋河套”品牌建设,荣获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第一名等多项大奖。巴彦淖尔保鲜仓储冷链物流园区加快建设,成为全国首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天赋河套·盒马鲜生羊肉小镇启动实施。国家农高区进入全国拟建名单,已上报国务院。我市入选“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建设“六大产业”重点园区38个,河套向日葵产业集群获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支持,中以防沙治沙生态产业园、中美金伯利农场等中外合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稳步实施。大力实施奶业振兴行动,伊利、蒙牛高端有机乳产业示范园加快建设。全国首个黄河流域西北地区种质基因库和现代种业产业园项目顺利推进。创新整合涉农涉牧资金,设立河套灌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发展基金。临河区入选全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五原县成为全国乡村振兴试点县和自治区农区现代化试点县,乌拉特中旗被自治区列为牧区现代化试点。在市委的统筹谋划下,成功举办黄河流域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生态保护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交流协作会,建立了5省区、22地市和2个国家农高区交流协作机制,开启了共抓黄河生态大保护、携手现代农业大发展的新征程。
      六是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抓手,黑猫一期、中核龙腾光热、潇龙高碳铬铁、润海源肉鸡养殖加工、三英环保物料综合利用等项目建成投产,华恒生物、国城硫铁钛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加快推进。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组织百家上市企业、百家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走进巴彦淖尔,与国能集团、中船集团、中国中化、远景集团、顺丰集团、快手科技、浙江网商银行等一批大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全年引进国内到位资金153.6亿元。现代金融、文化旅游、电商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大中矿业改制上市获得中国证监会受理,葵花籽期货被郑州商品交易所列入重点上市期货名录。磴口县成功创建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魅力乌拉特”西部民歌会入选中国旅游影响力节庆活动优秀案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包银高铁巴彦淖尔段征拆工作基本完成,S39高速甘海段落地实施,国道331巴彦淖尔段、省道311杭锦后旗和磴口段主线贯通,国道110乌拉山段、省道213临陕段路面改造项目完工,我市入选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试点市和交通强国建设任务试点地区。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全面完工。
      七是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65个工作日以内,企业注册、不动产抵押登记等服务实现在银行网点就近办理,与沿黄5省9市实现社保、公积金、医保等60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在全国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监测的160个城市中我市排名第五,位居全区第一。12345政府服务热线运行质量排名全区第一,荣获全国“2020年度最佳服务案例奖”。推进农村牧区土地健康有序流转,保障农牧民可持续受益的做法,成为2020年度中国改革50个典型案例之一。农垦集团化改革启动实施。五原县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有效开展,发放了全区第一张土地流转经营权证书和第一笔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甘其毛都口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关能力进一步提升,进口煤铜资源1545万吨。优质特色农畜产品出口逆势增长,出口额达38.5亿元,增长9.7%。
      八是用情用力做好民生工作。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1%和8.5%,增速分别位列全区第2和第5位。医保基金实现收支平衡,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市和旗县区均具备核酸检测能力、配备负压救护车。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6个旗县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全面开展。新改扩建幼儿园和中小学项目19个,普通高考上线率超过全区平均水平,河套学院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大力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成功举办第三届乌兰牧骑艺术节,秦汉长城、汉代鸡鹿塞入选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市图书馆成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巴彦淖尔日报社快手MCN机构揭牌成立,成为全国首家党报快手媒体MCN机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33个,受益群众近1.4万户。累计解决涉及7.36万户群众房地产领域办证难、入住难、回迁难历史遗留问题,占总量的98.2%。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完成,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7.5%,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行政嘎查村全覆盖。乌拉特前旗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我市棚户区改造、五原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被国务院列入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名单,占到自治区受国家奖励的一半。新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3条,临河至呼和浩特直达特快列车开通运行,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市应急指挥中心建成投用,自治区航空应急救援直升机驻防我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我市荣获全国、全区双拥模范城称号。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六清”行动,谋划“六建”工作,推动专项斗争常态化开展。追逃攻坚、禁毒风暴、打击电信诈骗和跨境赌博等专项行动成果丰硕,全市刑事、治安案件起数分别下降21.9%、18.2%,现发命案下降26.7%并全部破案。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展“解决信访问题年”专项行动,一批信访积案得到化解。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社会和谐、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农药污染防治条例》《城市客运交通管理条例》实施,“七五”普法全面完成,法治巴彦淖尔智能化一体平台建成投用,我市被确定为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满意率均在98%以上。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市一般性支出压减9%,“三公”经费压减18%。
      各位代表!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市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内蒙古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一湖两海”治理和“河套灌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要求,让我们倍受激励和鼓舞,为新时代巴彦淖尔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三五”期间,市委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审时度势、系统谋划,创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和工作举措。全市上下勠力同心、狠抓落实,在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上迈出了坚实步伐。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全面打响,授权产品实现溢价30%以上,带动全市优质农产品溢价15%以上。传统产业加快转型,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由10%提高到24.7%,第三产业比重由39.4%提高到45.3%。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乌梁素海水质总体稳定在五类,草原植被盖度达到27.7%,森林覆盖率达到8.5%,荣获国家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改革开放全面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连续两年全区排名第一,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走在全区前列。农畜产品出口额连续12年居全区首位。甘其毛都成为全国过货量、贸易额最大的公路口岸,开发开放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3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5.6%。巴彦淖尔机场航班通达国内7个大中城市,可实现全国主要城市当日抵达。新增等级干线公路1250公里,新改建农村牧区公路6500公里,7个旗县区和口岸全部通高等级公路,行政嘎查村光纤通达率达到100%、4G网络覆盖率达到97%,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6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57010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62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5个贫困旗县全部摘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011元增加到2020年的15502元,年均增长38.8%,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5年的1.38倍、1.53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公共服务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奋斗充满艰辛,五年来的成绩有目共睹。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巴彦淖尔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农牧业生产方式传统粗放,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科技创新水平不高;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重点区域生态治理任重道远;对外开放层次不高,营商环境存在不少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公共服务还存在许多短板;一些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开阔、创新意识不强,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根据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我们编制了《巴彦淖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从经济发展、生态文明、改革创新、社会文明、民生福祉、治理效能等6个方面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支撑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提请本次大会审议。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筑牢“两个屏障”、建设“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一湖两海”治理和“河套灌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要求,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我市发展的一系列工作要求,一以贯之坚持“十三五”时期我市工作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做法,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开展工作,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我们要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绿色现代经济体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真落实“科技兴蒙”行动,推动发展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坚持“亩均效益论英雄”,加强“天赋河套”品牌建设,深化农村牧区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农村牧区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坚持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改造重塑传统产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国家石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将文旅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要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实施乌梁素海生态修复补水通道工程、黄河生态廊道建设、沿黄生态系统网络化治理、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等项目,推动地区生态持续好转。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严格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促进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我们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最大限度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点,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主动融入国内大市场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入融入沿黄生态经济带,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全面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各族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巴彦淖尔建设,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新要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巴彦淖尔,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各位代表,我们坚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团结拼搏和不懈努力,河套灌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乌梁素海生态隐患基本消除、生态功能明显增强,巴彦淖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绿色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对蒙开放先行区、美好生活共享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十四五”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如期实现。
      三、2021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研判形势,精准定策施策,提出了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抢抓发展机遇,全面抓好落实,全力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筑牢“两个屏障”、建设“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紧扣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的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有效降低,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粮食产量稳中有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集中力量突破短板
      突出特色搞创新。瞄准现代种业、耕地质量提升、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节水灌溉、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开展系统研究和技术攻关,重点解决一批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技术难点,力争取得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实施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完善企业技术需求和适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开放合作搞创新。大力推进国家农高区建设,加强科技平台载体和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推进智慧农业大数据应用,集中打造硬质小麦、肉羊两大主导产业集群。认真落实“百城百园”行动,抓好“科创中国”试点工程建设。深化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上海交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支持在我市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提高协同创新能力。
      抓住关键搞创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共性技术平台,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建立政府科技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和社会多渠道投入激励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用好用足人才政策,不拘一格引进和用好各类人才,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加强重点生态区域综合治理。编制新一轮乌梁素海全流域高质量治理和沿黄生态系统网络化治理等规划。按照“六个好”标准,完成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项目,争创国家优质工程。争取国家支持和社会化运作相结合,尽快实施乌梁素海生态修复补水通道工程。加快法国开发署、德国促进银行贷款乌梁素海生态治理项目前期工作进度。稳步推进乌梁素海“渔民上岸”,实现退渔还湖、自然修复。深入开展“四控”行动,探索建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生态补偿机制。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推行林长制草长制。逐步扩大经济林种植面积,建设一批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加快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中以防沙治沙生态产业园、欧洲投资银行贷款黄河流域巴彦淖尔沙化土地可持续治理项目、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工程建设。全力做好黄河河道乱占乱建问题整治和违法用地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加强绿色矿山建设,完成黄河流域重点地区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自治区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按时限完成整改销号。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措施。实施最严格的大气污染管控措施,加快推进临河主城区周边清洁取暖工程,确保空气质量根本好转。抓好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快临河区餐厨垃圾综合处置项目建设,建成川能环保发电项目,扩大垃圾分类范围。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强化能耗双控工作。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技改、清理整顿违规项目、绿能置换等方式,腾出用能空间。新建项目单位产品能耗必须达到国家先进标准,全面推行用能预算管理和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继续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推动“户靠企”“业上链”,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继续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确保持续发挥效益。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每个旗县区建设1个高标准乡村振兴示范点。
      提高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围绕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一批万亩订单基地,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保持在200万亩以上。做大做强“天赋河套”总部基地,加强品牌建设运营管理,健全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质量保证保险体系,增强品牌统领整合能力;用好河套灌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发展基金,扶持授权企业做大做强,力争授权产品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加快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开通顺丰全货机空运航线,让优质农畜产品快速送达全国各地。深入推进奶业振兴,实施伊利、蒙牛高端有机乳产业示范园项目。推动内蒙古羊畜产品交易中心投入运行。继续抓好中美、中以等中外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与中化集团先正达合作建设农业MAP中心,在优势作物产业化、现代农业智能化等方面取得新成果。推动“河套·彤锣湾”等现代农业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推进五原县、临河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争取建设中国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举办全国向日葵大会、中国羊业发展大会。
      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高标准农田和盐碱地改良力度,集成配套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秸秆还田、轮作深耕等技术,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新增流转面积50万亩左右,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土地托管半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加快建设黄河流域西北地区种质基因库和现代种业产业园,对巴美肉羊、湖羊、河套大耳猪、戈壁红驼、二狼山白绒山羊、河套苹果梨、华莱士瓜等种质资源开展保护和利用,推进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深化农村牧区改革。支持五原县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和新一轮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健全精准灌溉和节水奖励机制,促进深度节水,提高用水效率。深化农垦集团化改革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积极培育农牧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增职业农牧民3000人以上。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活畜抵押+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等业务,探索开展牛羊圈舍抵押贷款,为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推进乌拉特中旗牧区现代化试点、五原县农区现代化试点工作,为全区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县城和中心集镇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统筹,全域全要素编制村庄规划,推动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启动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因地制宜推进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建设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县、示范镇,进一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新改建“四好”农村牧区公路500公里,改善10万农牧民饮水质量,大力推进森林乡村建设,在行政村布局一批5G基站。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发挥草原书屋作用,推进“智慧广电”固边工程,丰富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抓好美丽宜居村镇、绿色村庄、民主法治示范嘎查村创建活动。
      (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
      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坚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改造提升农畜产品加工、矿山冶金、能源化工、生物制药等产业,推动企业重组和要素资源整合,延链补链强链,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施润海源肉鸡二期、和兴利枸杞饮品等项目,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推进国城硫铁钛资源综合利用、华拓矿业铁矿采选、中能生物燃料乙醇等项目建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在完善前期手续、符合环保要求、解决新增能耗的前提下,积极推进黑猫二期续建项目。推动广东农垦集团与旭一牧业、泸州老窖集团与河套酒业、山东水发集团与润海源和青青草原等企业深度合作。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落实与国能、远景、中船等企业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清洁能源、大规模储能、能源装备、氢能、生态环保等领域,实施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外送通道配套160万千瓦风电项目,加快国华光伏治沙项目建设,推动中蒙跨境“风光火储”千万千瓦综合能源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能源项目落地实施;加快远景、首欣风机装备制造等项目建设,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实施东方日升高纯晶硅和电池组件、科晟单晶硅、恒嘉蓝宝石二、三期等项目,推动石墨产业发展和石墨小镇建设,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推动中船重工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落地建设。积极争取自治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点。推进“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万企登云”行动,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大中矿业主板上市,加快星连星、恒丰、天衡、金草原、三瑞等企业上市进程,推动葵花籽期货挂牌上市。培育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抓好利用专项债券为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工作,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稳妥有序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加快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主动融入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带,大力发展黄河游、乡村游、阴山游、长城游、草原游等特色旅游。引进实施一批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加快河套非遗小镇、黄河风情特色小镇、五原印巷文旅创意园、华正文旅乡村宿集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中蒙跨境旅游,创建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加快“通航+旅游”“通航+体育”等新业态发展。办好环乌梁素海公路自行车赛、全国绿色城市男子篮球邀请赛、戈壁天堂文化创意等活动。实质性发挥保税物流中心功能,扩大铜精粉、农产品等保税仓储业务。推动临河区铁路物流基地项目建设。申报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
      (五)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88项,完成投资280亿元。积极推进包银高铁建设。加快S39甘其毛都至海流图段、国道110哈业胡同至天吉泰及黄羊至磴口段和磴口黄河大桥、国道242临河过境段、国道335乌拉特中旗段、省道311乌拉特前旗段、省道215乌不浪口至新安段等项目建设,争取国道628沿黄公路升级改造项目落地。实施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防洪减灾及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治理等项目,提升“智慧灌区”建设水平。抓好青山220千伏、建南110千伏等输变电工程及配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围绕“两新一重”,积极谋划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旗县区5G全覆盖。探索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等领域的重点项目。
      大开大合抓好招商引资。牢固树立发展靠投资、投资靠项目、项目靠招商的理念,立足产业布局和发展定位,重点围绕现代农牧业、传统产业提升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环保、口岸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努力引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采取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商会作用,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狠抓项目跟踪对接,加大资金奖励力度,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适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和不同收入群体需要,培育信息消费、体验消费,发展便利店、社区菜店、城市夜市等社区商业模式,推动教育、医疗、旅游等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促进消费加快回流、稳步提升。强化与快手公司全面合作,开展网络直播带货基地建设,打造网红经济集聚区。提升电商产业园区建设水平,推动“快递进村”工程,年内行政村快递服务通达率达到75%以上。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完成“七进七出”矿能通道卡口二期、驰恒环保监管区、入境重载公路拓宽等项目建设,实施口岸供水工程,推广煤炭集装运输、甩挂运输。加快甘其毛都—嘎顺苏海图铁路口岸申建工作。完善与蒙方合作机制,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通关保障能力。启动建设边民互市贸易区。支持有条件的外贸企业设立公共“海外仓”,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强友好城市关系建设,扩大多领域、多地区的交流合作。深化黄河流域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生态保护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交流协作,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合作,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大平房区、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完善地下管网、给排水、供热供气、停车场、公园广场等配套设施。探索引入市场化机制,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同步做好群众安置工作,防止产生新的“回迁难”问题。高标准推进临河区北边渠改造。加快双河区开发建设,推动黄河全流域文化博物馆、乌拉特文化创意产业园、世界岩刻博物馆等项目落地实施。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年内开通临河至北京铁路动车组,届时从临河到北京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13个小时缩短至5个半小时。
      (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提高便民利企服务水平。抓好自治区党委优化营商环境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保持全区领先水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号响应等服务模式,对多个相关事项探索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完善“巴事快办”平台功能,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严格落实国家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着力解决好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短板,让企业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市场化经营、薪酬激励、考核评价等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展第五届“市长质量奖”评选工作。
      营造公平法治环境。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制度,严格按法定权限履行职能、行使权力。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和跨部门协同监管,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切实解决和有效防止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一刀切”执法等问题,避免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建设信用信息平台二期工程,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牢固树立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诚信意识,自觉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让企业家在巴彦淖尔放心投资、舒心创业、安心发展。
      (七)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着力加强社会建设
      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全面落实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坚持人、物、环境同防,抓好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管控,强化疫情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加强各项应对准备,抓好疫苗接种工作,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环节工作,持续巩固防控成果。加强鼠疫防控,确保不发生人间鼠疫。
      推进健康巴彦淖尔建设。加快医防融合步伐,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加强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全面推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服务应用,加快卫生健康云数据中心建设。实施市第二医院、市蒙医院新址项目。推动蒙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升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设置呼吸科、完成传染病区升级改造。加强全民健康管理,增强全民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从“有名”到“有实”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健康城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牧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实施援企稳岗行动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面向重点群体实施专项培训计划,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灵活就业,建设现代农牧业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器。全年新增农牧民转移就业12.5万人,城镇就业9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强化医保基金监管质量,提高医保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新建居住区按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已建成居住区加快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完成市民政综合福利园区整合提升工作。认真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做好农牧民工工资治欠保支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关工委、红十字会等事业发展。
      办好更公平优质的教育。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改扩建一批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积极引进优质民办教育资源。加强与国内一流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带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整合市本级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增强职业教育发展实力。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水平。支持河套学院优势特色学科建设。
      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文艺作品创作。围绕黄河文化题材,创作一批精品剧目。办好河套文化艺术节暨第四届乌兰牧骑艺术节、国际向日葵美术作品邀请展等活动。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馆等建设。实施小佘太秦长城抢险加固工程,继续抓好阴山岩刻申遗和戈壁红驼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制定阴山岩刻管理保护条例。成立市体校马术运动中心,建设马术特色小镇。
      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正确把握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积极稳妥做好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管理、经费保障等工作。加强城市民族工作。加大兴边富民行动实施力度,发展少数民族手工、餐饮、传统奶制品、草原旅游等特色产业。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促进各民族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发挥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指挥中心作用,完善非诉讼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充分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手段化解社会矛盾。认真抓好中央巡视组移交信访事项办理工作,深入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完善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积极创建国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实施“北疆云·智慧公安”二期工程、反恐维稳基地、技侦大数据中心、反电信诈骗中心等项目。深化公安体制改革。建设“智慧应急”二期、自治区航空应急救援中心等项目。开展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把安全发展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保障粮食、能源、金融、基础设施等安全,积极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八)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持续提升行政效能
      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力抓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加快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探索建立法律顾问及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对重大行政决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参与机制。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全面开展“八五”普法。坚决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支持法院、检察院工作。
      敢于担当、真抓实干。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实行重点工作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闭环化管理,牢固树立雷厉风行、事不过夜、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培养专业素养和专业精神,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从严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审计监督,支持纪委监委工作,做好供销合作社系统腐败问题重点整治、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矿产资源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违规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整治等工作。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历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砥砺前行、开拓进取,为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
    • 来源:巴彦淖尔市政府办公室    编辑:田惠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