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巴彦淖尔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市小麦产量近年来在全区每年都占1/3以上。因此小麦的丰欠不仅对我市的粮食增收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全区的粮食生产影响也很大。市委、政府对全市的小麦生产一直比较重视,一方面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及时发放粮食直补和原种补贴,促进农民种小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供优良的品种,提高小麦生产的科技服务水平。但由于今年气候异常,前期相对偏冷、风大,发生大面积潮塌,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播种;后期气温相对偏高、干旱,导致小麦穗粒数减少,造成了小麦的减产。今年小麦总产14.26亿斤,较去年减少3.94亿斤。
据初步调查,2010年巴彦淖尔市小麦播种面积为196.15万亩,比上年减49.47万亩,减幅达-20.14%;小麦平均亩产727斤,比上年减14斤,减幅为-1.89%;小麦总产量14.26亿斤,比上年减3.94亿斤,减幅为-21.65%。造成今年全市小麦面积和产量较大幅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一、异常气候影响,小麦面积产量低。今年我市春季回暖早、增温快,使表层土壤迅速融化,但耕层下层土壤人处于封冻状态,导致我市土地发生大面积潮塌,给小麦播种造成了严重影响,造成了黄灌区小麦播种面积的的大面积减少。接着又是持续低温,这是自1988以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使土壤潮塌的时间延长,土壤冻融交替明显,给小麦的播种和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一是播种质量下降,生长发育缓慢,出苗期推迟,出苗率下降,导致亩穗数减少;二是播种时间拉长,错过了小麦播种的最佳适宜播期;三是由于前期低温导致小麦生长发育缓慢,分蘖期遇到相对偏高、干旱的气温,不利于分蘖的形成,也导致了亩穗数的减少。另外严重的干热风造成了千粒重的下降,从六月中旬出现的持续十几天的干热风,加速了小麦的发育进程,减缓了灌浆速度,缩短了灌浆时间,导致小麦千粒重下降,小麦的产量减少,总产降低。
二、种植效益低,小麦面积产量减。 今年全市小麦播种面积196.15万亩,较去年245.62万亩减少49.47万亩,这是小麦总产减少的主要原因。造成小麦播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种植效益低下,据市统计局农调队调查显示,2009年小麦的亩均收入是750元(没除扣成本),玉米是1250元,花葵是1125元,西瓜是2600元,番茄是2250元,在各类作物中,小麦的收入效益倒数第一,严重的挫伤了农民种小麦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小麦种植面积的减少。二是今年春天全市土地发生大面积潮塌现象,严重影响了春播,造成小麦播种面积的减少。(郝满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