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首页>信息公开>统计数据

乌中旗二十年的沧桑巨变城镇居民生活从温饱走向了小康

  •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 2010-11-03 10:11
  • 保存
  • 打印本页
  • 分享到: 微信
    qq 微博 空间
  •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和发展的根本目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乌中旗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济建设实现了巨大的跨越,特别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生活不断改善。从整体上看,全旗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并带动城镇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乌中旗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一、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历史回顾

      随着经济的发展,乌中旗城镇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收入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848.78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仅为747.61元,到200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增加到13300元,人均消费支出增加到8829元,分别增长了14.7倍和10.8倍,分别平均每年递增 %和 %。

      (一)1990年以前,以满足生存需求为特征的消费模式

        1990年,乌中旗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只有848.78元,相应的生活消费支出747.61元。为了尽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旗委旗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到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4455.61元,比1990年增长4.2倍,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3666.9元,比1990年增长了3.9倍。这一时期城镇居民生活的主要特点是:消费水平波动大,居民生活改善快。这一时期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总体呈增长趋势,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二)2000年以后,从温饱向小康转型的消费模式

      进入新世纪后,乌中旗经济社会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00年—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775.85元增加到13300元。在收入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八十年代初,总体实现了温饱生活,九十年代后期,又跨入了基本小康的门槛,进入新世纪后,继续向全面小康大步迈进。进入新世纪后,部分城镇居民生活向现代化生活方式迈进。2001年以来城镇居民生活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1.消费水平持续快速增长。2001年乌中旗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53.8元,2002年为4433.2元,2004年为4743.71元,到2008年跃为7419.44元,2009年人均达到了8829元。比1990年增长了10.8倍。这一时期,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不仅持续增长,而且快速增长。

      2.生活质量全面改善。九十年代开始,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质量逐步转入充实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加快,消费选择性增加,食品消费在“吃饱”的基础上开始转向“吃好”,衣着消费由满足“穿暖”变为追求“穿好”,城镇的“购房热”更是持续了好多年。在九十年代初期,由于城镇居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不高,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高达47.64%,但是到1999年就下降到了32.97%,到2009年又下降到了26.93%,20年间下降了20.71%;1990年,乌中旗城镇居民用于居住方面的支出仅为39.95元,到1999年已达到529.9元,比1990年增加12.3倍。进入新世纪后,居民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更是发生了质的变化,消费倾向由物质享受转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不断上升,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居民所认同。城镇居民人均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由1990年的84.74元,上升到2009年的1082.19元,用于交通通讯费的支出由1990年的11.42元上升到2009年的1212.13元。

      就拿最典型的说,九十年代初期,彩电1990年平均每百户拥有量仅60台,2009年已经猛增到106台;私家轿车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每百户拥有量已达到12辆,又带动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90年,电冰箱在寻常百姓家还很罕见,每百户冰箱拥有量仅为3台,到2009年,城镇居民每百户电冰箱拥有量已增长到84台 。此外,数码相机、家用电脑等电子产品新品迭出,价格一降再降,刺激起居民的消费欲望。2009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已达到30台。

      二、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模式变迁的几个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乌中旗城镇居民消费模式的变迁,是乌中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消费观念从传统到现代,都与社会经济的变化紧密相联。

      (一)实现了消费需求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

       乌中旗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特别是吃和穿的需求经历了量的不断扩张的过程,曾在一定时期内把增加数量作为提高消费水平的标准。随着城镇居民购买力的提高,城镇居民开始逐渐重视消费质量。从食品消费看,对粮食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口感不好的籼米很少上居民餐桌。肉类消费结构不断调整,从单一的猪羊肉消费转向猪、牛、羊肉、家禽和水产品并重的消费,牛奶及其制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水果消费数量逐渐向粮食消费量接近,各种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为越来越多的居民所接受;从居住消费看,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城镇居民从注重居住面积的单纯增长逐步转向对住房的质量、室内装修和配套设施的追求。

      (二)实现了物质消费向物质和服务消费并重的结构转变

      吃和穿是人类生活消费中最基本的物质消费,九十年代初,城镇居民这两类的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高达65%以上。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转变,以及乌中旗社会化服务业的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物质以外的文化生活服务消费比重越来越大,“花钱买方便、图享受”的居民越来越多,家庭服务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如休闲旅游、子女教育等文化娱乐服务消费,交通、通讯服务消费等都保持较快的增长。

      (三)实现了消费内容从单一性到多元化的转变

      过去十几年间,乌中旗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无论从基本消费看,还是从享受型消费看,均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从食物消费来看,城镇居民从以粮食为主的食物消费结构,转向了以丰富的副食消费为主的食物消费结构;衣着消费从简单的穿戴发展为多样化的全身装饰,尤其是在城市的年轻人中,除一年四季有各种不同的衣饰鞋帽外,还有不同场合的配套服饰,运动系列、居家系列、时装系列、休闲系列等应有尽有;文化娱乐消费方式也不断翻新,由过去比较单一的打扑克、看电视,发展到如今的逛书店、泡茶馆、看比赛、听演唱、健身、旅游、收藏等。

      (四)实现了从实用消费向时尚消费的转变

      追求时尚舒适是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九十年代初期,城镇居民吃穿消费求温饱,用品消费求实用。这一消费模式在收入提高后才得以逐步改变,其中城镇居民表现得更超前一些。如衣着消费中,城镇居民从最初的考虑保暖遮身逐渐转向舒适、美观;在居住方面,城镇居民更多地关心小区的配套设施、环境绿化等因素,城市化的室内装修受到越来越多居民的效仿。此外,居民消费的时尚倾向无处不在,不只是服装消费转向了装饰性、时尚性和个性化,食品消费也在追求精细的制作和精美的包装。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手机、MP3、数码相机等产品更是以时尚的外观和时尚的功能不断刺激着城镇居民消费欲望。

      (五)实现了从保守消费向超前消费观念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城镇居民依靠节衣缩食来维持生存,消费严重不足。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全面增长,物质产品也随之充裕,城镇居民生活实现了温饱有余,但相当一部分居民出于对预期收入信心不足和对未来养老、医疗以及对子女教育等生活保障的担忧,常常选择增加储蓄的方式来保障预期消费。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和预期收入的增加,城镇居民的消费潜力逐渐启动,享受型、超前型消费被越来越多的居民所接受,休闲旅游、文化娱乐成为普通百姓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住房、汽车等消费品都成为许多居民按揭消费的对象。这充分说明城镇居民的消费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超前消费意识逐渐渗透到普通百姓的消费观念中。( 郭莲芝)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
    • 来源:乌中旗统计局    编辑:高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