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首页>信息公开>统计数据

2010年我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运行情况分析

  •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 2011-02-24 08:42
  • 保存
  • 打印本页
  • 分享到: 微信
    qq 微博 空间
  •   

      2010年在党中央继续全面免除农业税和实施各项农业补贴等多项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全市农村经济走上了持续、稳步发展之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牧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面貌不断更新。农民在真正得到了实惠的同时,生产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踊跃。市场农资供应充足,价格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一、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总体运行情况

      全年我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体运行平稳,延续了上年的下降趋势,同比降幅为0.3%,降幅比上年扩大了0.1个百分点。构成农业生产资料的十个分类中权重比较大的化学肥料价格出现较大的下降,饲料价格出现小幅上涨,农业生产服务价格持平。占权重中等的农用机油价格上涨较快,达到两位数的水平,农药及农药机械和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

      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运行的主要特点

      全年我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微幅下降。从分类看:十大类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呈“四涨二降四平”走势。价格上涨的类是:农用机(柴、汽)油上涨14.6%;农药及农药器械上涨6.1%,其中,化学农药上涨3.4%,化学农药中的杀菌剂上涨10.0%,除草剂上涨9.3%,杀虫剂下降2.3%;饲料上涨2.6%,其中,其他饲料上涨6.3%,混合饲料上涨1.2%;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上涨5.4%,其中,农用薄膜上涨8.7%,农用种子上涨4.4%。价格下降的类是:化学肥料下降7.1%,其中,复合肥料下降11.9%,氮肥下降5.5%,磷肥下降4.7%;产品畜下降1.3%,其中,幼禽家畜下降1.3%。价格持平的类是:农业生产服务、农用手工工具、半机械化农具和机械化农具。从下面的图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市2010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及农业生产资料中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和农用簿膜的分月价格变动情况。

      图1:

      

       图2:

      

      

      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回落的因素分析

      (一)化学肥料(化肥)价格大幅度下降,拉低了农资价格总水平

      全年化学肥料价格下降幅度较大。从1月份开始一直延续着下降态势,1月份同比下降11.3%,降幅达到全年最高点,而后的月份降幅略有回升,到7月份降幅达到了最低点,为94.1%,以后连续5个月维持在94.1%的水平。化学肥料价格已连续两年保持了的下降走势,2010年比上一年降幅又扩大了4.4个百分点,拉动农资价格总水平下降了2.6个百分点,成为决定价格总水平走向的决定因素。我市化肥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化肥价格全球下滑,供大于求。二是国内化肥价格的放开,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加之出口没有利润空间,全国大的生产商和销售商库存积压严重,造成抛售的局面。

      (二)农用薄膜价格快速上升,拉高农资价格总水平

      由于我市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属于价格输入型产品,价格的变化受产地、运价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年内国际、国内经济开始复苏,各种原材料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势头,带动生产者出厂价格回升,再加上年内成品油价格的多次上涨,造成我市农用薄膜价格的上涨。据统计调查:全年我市农用薄膜同比上涨8.7% ,拉动农资价格总水平上涨0.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价格同比下降10.2%,一季度价格下降主要是延续了上年的低价位,价格涨势还没有真正显示出来。二季度同比上涨16.1%,三季度同比上涨16.2%,四季度同比上涨16.2%。进入二季度,由于需求量的弹性上升,价格快速上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仍然延续了第二季度的价格形势。

      (三)化学农药价格平稳上涨,推动农资价格总水平上升

      全年我市化学农药价格同比上涨3.4%,拉动农资价格总水平上升0.2个百分点。我市化学农药价格的平稳上涨,主要是近几年来,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所致。由于经济作物的收益高于粮食作物,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大。由于连年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土地轮茬困难,再加上极端气候的影响,农作物病虫害加剧。为了防止减产,保证增产增收,农民加强了农田管理的力度,加大了化学农药的用量,由于需求量的上升,引起了农药价格的上涨。分季度看,一季度化学农药价格同比下降4.5%,一季度价格下降主要原因是市场处于淡季,价格延续了上年低价位的水平。二季度,上涨为5.6%,三季度上涨6.4%,四季度上涨6.4%。在化学农药中杀菌剂一季度价格下降2.1%,二季度上涨13.5%,三季度上涨14.7%,四季度上涨14.7%;除草剂一季度价格上涨1.6%,二季度上涨10.5%,三季度上涨12.5%,四季度上涨12.5%。

      (四)农用种子价格稳步上涨,拉动农资价格总水平上升

      全年,我市农用种子价格呈上涨态势,同比涨幅为4.4%。农用种子价格上涨是由于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近一步提高,对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加大,部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如:农用薄膜、种子、农药等。据统计调查,农用种子价格全年均呈上涨态势。分季度看,一季度正处于销售旺季,价格上涨10.9%,二季度市场供需平稳,价格上涨2.4%,三季度和四季度延续二季度的走势,价格上涨2.4%。

      (五)农用机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带动农资价格总水平上涨

      由于年内国家几次调高成品油价格,造成农用机油的价格大幅度上涨,涨幅为14.6%,拉动农资价格总水平上涨1.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上涨26.6%,二季度上涨22.6%。这两个季度涨幅都超过20%,达到两位数的水平,形成了高开高走的局面。三季度、四季度涨势有所回落,同比涨幅分别为7.0%、5.4%。全年农用机油这种先扬后抑的价格走势是由于年内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和去年价格翘尾因素共同作用影响所致。

      四、稳定2011年农资市场价格的几点建议 

        农资价格不断上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譬如成本的推动、供给的不足、需求的加大、流通的不畅等等,其最终结果不仅会增加农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国家“三补一免”带来的政策红利,而且会严重挫伤广大农民种植及养殖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粮食生产,危及农产品供给。与此同时,农资价格上涨还可能导致农民为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廉价的劣质化肥、农膜和农药,从而造成土壤结板、农药高残留和农作物减产等问题。从表面看,农资涨价只是个体因素,而它产生的传导效应和连锁反应则是极其深远的,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控制农资价格的过快增长,调控好化肥、农药及农资产品价格的合理比价关系。

      (一)全力保障农资供给,稳定农业生产

      导致农资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给不足,保证应有的供给量是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前提条件。为此,政府要积极协调农资企业与煤、油和电力等部门的关系,并且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对农资产品的生产、运输和经营,在税收、补贴、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以缓解农资生产、经营成本上涨的压力。同时保证种子的充足供应。一是积极组织种子调剂,确保农业生产用种需要。二是建议和引导农民使用优质种子,推广精准播种技术。三是建立和启动储备种子制度,切实缓解种子供需矛盾。

      (二)政府要加大惠农项目的投入,强化农资企业发展后劲

      要加大力度扶持本地区化肥生产企业的发展,帮助企业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资金难”问题,降低金融危机给企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企业产品能尽快升级换代,适应市场需要。

      (三)监控养殖扶持资金走向,加大畜禽养殖力度

      进一步加大对生猪、牛、羊、禽类养殖的扶持力度,同时严密监控国家各级政府的扶持资金走向,保证能足额发放到养殖户手中,快速增加养殖数量,提高养殖能力,提高产品产量,保证市场供应。

      (四)加强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源头价格的管理

      加强对化肥、种子等主要农资商品价格的监测。一是加强农资价格监测网络建设,科学合理设置监测点。二是进一步完善价格异常波动预警和应急机制,密切关注农资市场价格动态,对可能引起价格异常波动的倾向性、苗头性和趋势性问题,及时预警、预测、预报,并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确保农资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同时加大对农资市场监管力度。政府要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特别要加强农业生产资料批零差价的管理,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行为,确保政府各项价格调控措施落实到位。

       (五)建立农资风险调节基金,保障农民利益

      政府要建立农资价格风险调节基金,作为农资生产经营的亏损补贴,以平抑物价,有效地稳定农资市场价格。总之,只有农民种粮得到良好而稳定的收益,才会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投入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价格稳定才会有根本保障。(蔚凯)      2011年2月22日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
    • 来源:国家统计局巴彦淖尔调查队    编辑:高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