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首页>信息公开>统计数据

上半年巴彦淖尔市消费品市场分析

  •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 2011-07-22 14:48
  • 保存
  • 打印本页
  • 分享到: 微信
    qq 微博 空间
  •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上半年我市的消费品市场在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加上春节、端午、五一 、六一 几大节日消费的影响,全市消费市场异常活跃,呈现出商品供应丰富、销售稳定增长、居民消费稳定、市场繁荣攀升的态势。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6亿元,同比增长17.6%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规模扩大,运行速度稳中有快。1-6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6亿元,增长17.6%,增幅位居全区第6位。
      
    (二)城镇消费继续提升,乡村消费逐渐升温。全市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城镇消费品市场的发展,使城镇消费总量得以提升。1-6月份全市城镇零售额实现5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5%;全市农村牧区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能力增加,消费层次提升,农村牧区市场消费潜力逐渐显现。1-6月份全市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8%

    (三)批发零售业增速较快,住宿餐饮业继续走强。1-6月份,全市继续加快商贸流通业结构调整,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流通格局,有力的促进了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发展。全市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实现10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6%。随着人们在元旦、春节、五一、六一期间消费习惯的改变,各大酒店、餐馆、咖啡厅和茶吧生意火爆,餐饮消费成为全社会消费的一大亮点,对活跃消费市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全市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实现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4%
      
    (四)基本生活类商品大幅增长,热点商品持续旺销。据对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24类主要商品零售额统计显示,全市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居民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大幅攀升。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3.6%,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6.2%;饮料类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7.5%;二是家用汽车销售热度不减,中低档汽车销售火爆。1-6月份汽车销售额实现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4%;三是家用电器冰箱、电视机、洗衣机、手机等商品热销,家电下乡活动已经起到促销作用,这种态势还会持续一个较常的时期 ,全市销售各类彩电、冰箱(冰柜)手机、洗衣机和电脑的销售额达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3%; 四是享受型消费品也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化妆品和金银珠宝类等享受型消费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7.1%49.3%

    二、消费品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物价上涨制约消费增长。物价的明显上涨增加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开支,对中低收入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影响较大。其中,农副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如米、面、油、大蒜、绿豆、蔬菜、肉禽蛋等的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部分低收入家庭的正常开支,对人们的消费心理造成负担。在收入预期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一些低收入家庭会以减少开支来应对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到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

    (二)农村居民消费信心不足。近年来虽然国家对农村地区投入逐步加大,“万村千乡”等一系列政策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农村市场规模小、基础薄弱,售后服务较差等因素影响,农村市场消费水平长期低于城市。

    (三)保障机制不健全,压制消费欲望。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尚待完善,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多项费用有如泰山压顶,房价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欲望。城乡居民储蓄意愿仍然强烈。当人类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首先考虑的是为今后生活提供可以确定的保障,其他消费则放在次要的位置,从而会导致消费意愿不足,消费缺乏动力,消费欲望受到压制。
      
    (四)控制通胀与扩大消费的调控难度加大。今年在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大背景下,通胀压力增大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进而波及到了居民收入,直接影响消费的快速增长。同时,央行的频频加息增加了老百姓的储蓄积极性,导致存款增多,放贷减少,投资减少,消费也必将受到明显影响。
      
    (五)食品安全问题频出,消费环境有待改善。近期,一滴香瘦肉精牛肉膏鸭肉卷冒充牛羊肉卷染色馒头投毒奶地沟油添加剂等名词的出现反映出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严重问题。食品安全隐患主要是由于人为污染和添加泛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主要是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食品产业发展方式落后,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生产源头分散,政府监管难等等。
      
    (六)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和健全。在收入水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最重要因素是未来支出预期,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抑制消费需求。由于我省的社会保障体系仍在不断完善中,住房、医疗、教育等大项支出所需费用主要由居民个人承担,而这几项费用的上涨的速度超过多数家庭收入增长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心理,制约了居民的即期消费。

    三、 对消费品市场的建议

    (一)完善消费市场体系。一要加强消费市场监管,抑制通货膨胀,维护好市场的正常秩序,打击制假、贩假、垄断、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营造放心消费的环境;二要培育好农村消费市场,随着农村购买力的不断提高,农村消费市场正日益成为一个新的消费增长点,可鼓励知名贸易企业向农村市场延伸,为农民消费提供一个较好的消费场所,满足农民的消费需求。

    (二)加大宣传和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各项政策的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增加城镇居民的收入,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对网络消费市场的建设和完善方面需给予足够的重视,逐步转变消费观念,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

    (三)完善各种保障机制,释放人们的消费欲望。当医疗、养老、住房、教育、失业等生存需要得到基本保障后,人们才会放心地消费,对消费的增长也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社会增长模式将逐步向消费型转变。 
      
    (四)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为稳定物价打好基础。 各地在稳定粮食油料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强化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鼓励菜农扩大种植面积,不断探索蔬菜生产的最佳区域和最佳品种,提高产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搞好蔬菜加工转化,扩大瓜果种植面积,大力扶持肉蛋奶禽等产品的生产,搞好农产品流通,让广大农民从蔬菜产业化经营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在合理规划城市蔬菜供应的布局下,多建设平价蔬菜超市,一方面可抑制菜价无序上涨,另一方面给市民提供便捷服务。

      
    (五)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营造放心主食放心肉放心奶等放心健康的消费环境。保证食品安全要扩大监督范围,相关部门要将食品安全覆盖从农田到餐桌食品链的所有环节,明确规定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所有从事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原料供应、包装运输、销售消费等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的食品安全义务。食品安全信息应当明确、及时地告知消费者。特别是在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出现后,信息的透明发布更加重要,应当建立起相关的信息发布长效机制。     
      (六)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带动我市旅游消费。
      旅游消费是服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旅游业,扩大外来旅游者在本地的消费,对促进巴市消费品零售市场稳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挖掘巴市旅游业丰富资源,加强旅游业及其配套产业的发展,提升旅游项目的档次和知名度。利用各种具有浓厚本土色彩的旅游节日带动消费市场。(许慧玲)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
    • 来源:市统计局    编辑:王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