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实施“十二五” 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我市实现赶超崛起十分关键的一年。物价的走向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在物价上涨形势严峻的形势下,市委、政府认真贯彻国务院控制物价的各项方针,出台了一系列调控物价政策,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提高消费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遏制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过快上涨。
一、居民消费价格(CPI)运行的总体情况
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0%,比全国的3.3%高0.7个百分点,与全区的4.0%相同,创11个月来新低。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7.2%,非食品类价格上涨2.6%;消费品价格上涨4.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8%。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逐渐回落,走势见下图。
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七涨一降”的走势。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7.2%,居住类价格上涨5.0%,衣着类价格上涨4.9%,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3.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6%。食品类价格的上涨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2.2个百分点,非食品类价格带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8个百分点,可见食品类价格上涨是助推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的主动力。构成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变动情况见下图。
二、居民消费价格运行特点及成因
(一)食品类价格是领跑员
1、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上半年我市粮食价格同比上涨9.2%,其中,粮食制品价格上涨16.5%,大米价格上涨12.2%,面粉价格上涨3.1%。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首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尤其是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粮食需求的持续增加。其次,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以及进城打工青壮年农民的增加,使务农成本显著提高。同时,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对国内粮价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2、鲜菜价格大幅上涨。上半年我市菜类价格上涨13.8%,其中鲜菜价格上涨21.0%。鲜菜价格上涨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一是节日性因素拉动;二是季节性因素影响。今年春天的气温较往年偏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蔬菜产量减少;三是种植成本的提升,生产成本的上升是蔬菜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
3、肉禽类价格快速上涨,蛋类价格继续下降。上半年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0.8%,在食用畜肉产品中,牛肉价格上涨的幅度最大,为20.1%,其次是羊肉价格上涨14.5%,畜肉副产品价格上涨11.0%,其他产品价格上涨19.3%,猪肉价格上涨幅度最小,为10.7%,猪肉价格走低的原因是猪的出栏规模普遍呈现增长态势,生猪市场货源供应充足。禽类价格同比上涨4.9%,其中,鸡肉价格上涨5.2%,鸭肉价格上涨1.5%,其他价格上涨6.3%。蛋类价格下降8.7%,其中,鲜蛋价格回落较快,同比降幅为9.5%,回落的主要原因是鲜蛋市场供大于求。
4、水产品价格涨跌互现。上半年我市水产品价格上涨10.1%。鱼类产品价格上涨13.7%,其中,淡水鱼价格上涨16.1%,海水鱼价格上涨3.5%。其他水产品价格下降1.5%,其中,虾蟹类价格下降4.3%。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对水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多,上半年适逢传统春节,购销两旺,需求的大幅增加和成本的提升,拉动水产品价格上涨。
5、干鲜瓜果价格持继走高。上半年我市鲜瓜果价格同比上涨7.2%。鲜瓜果价格走高的原因:一是农资价格的上涨使得种植成本增加;二是今年部分水果产地受到洪涝灾害,导致产量下降,价格上涨。
6、在外用膳食品类价格上涨。上半年我市在外用膳食品价格上涨5.8%,其中地方小吃价格上涨11.0%,炒菜价格上涨7.4。在外用膳食品类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蔬菜、肉、水产品等原料价格不断上涨;二是人工费和租金等杂费不断增加;三是受到节日因素拉动,在外用膳食品价格上涨。
(二)工业消费品价格涨跌互现
上半年我市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2.0%。由于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和国际市场输入性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工业消费品价格整体呈上涨的态势。其中,中药材价格上涨12.6 %,酒类价格上涨6.1%,服装价格上涨6.1%,柴油价格上涨5.5%,汽油价格上涨3.5%,首饰价格上涨2.3%。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部分电子产品价格下降,如照相机价格下降9.2%,移动电话机价格下降7.9%,电冰箱(柜)价格下降4.2%,电视机价格下降0.7%,热水器价格下降0.7%,微波炉价格下降0.3%。
(三)居住类、服务项目价格稳步上涨
上半年我市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5.0%,其中,自有住房价格上涨10.5%,液化石油气价格上涨7.5%,木材价格上涨3.2%,其他燃料价格上涨2.1%,水泥价格上涨0.8%。
服务项目价格同比上涨3.8%,涨幅明显的项目有:停车费上涨8.5%,长途汽车费上涨7.3%,短途汽车费上涨6.1%,理(烫)发费上涨6.0%,旅行社收费上涨3.4%,上网费上涨3.4%。
(四)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微降
上半年我市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6%,其中,通信类价格下降1.7%,交通类价格上涨0.6%。通信类中,移动电话机价格下降7.9%,月租费下降1.2%。交通类中,零配件价格下降2.4%,轿车价格下降1.6%,柴油价格上涨5.5%,汽油价格上涨3.5%,飞机票价格上涨3.7%。
三、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物价的上涨对城市居民家庭的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对低收入户家庭更为明显。物价上涨会导致居民家庭的生活成本提高,货币购买力下降。例如,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了4.0%,这表示生活成本比半年前平均上升4.0%。居民手中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减少,势必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秩序。物价上涨对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价格的上涨,影响着居民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
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2208.8元,同比增长17.4%,剔出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15.5%。其中,居民家庭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人均达到3854.3元,同比增长19.8%,人均比上年多支出638.0元。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影响到居民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尤其是对低收入户居民家庭来看,更为明显。
(二)降低了居民家庭的生活消费标准
对于低收入的居民家庭而言,由于食品价格涨幅大,食品支出又占低收入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大,在没有其它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为了首先保证基本生活需求,低收入居民家庭只能减少其他商品的消费质量和消费品种,把消费限制在米、面、油、蔬菜、肉类等最基本的消费品上,同时还要减少肉类和蔬菜等的消费品数量,仅能满足基本生存需要。
(三)物价上涨给低收入居民心理带来较大的压力
低收入家庭有限的收入,维持生活是比较困难的。在当前物价不断攀升的形势下,他们对今后生活中应对子女上学、养老、就医以及改善住房条件等一系列问题更存忧虑。
四、稳定市场物价的几点建议
物价的持续上涨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面对物价上涨,我市该如何应对?近日,在全市发展与改革工作会议上,市发改委主任贾峻说,“当前,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并没有根本消除。我们要继续采取综合措施,妥善处理好速度、结构、物价的关系,构建稳价安民长效机制,把价格总水平控制在预期目标内。主要是打好‘组合拳’,采取3项措施。”
(一)切实保障市场供应
严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落实国家支持肉羊、奶牛、生猪发展的扶持政策,做好大宗农畜产品临时储备工作,保障重点农畜产品稳定供给。
(二)加强价格疏导和管理
加大农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重点是降低各类中间流通环节费用,执行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建立和完善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补助标准联动机制,根据价格变化情况,适时调整补贴范围和标准。
(三)开展价格收费专项治理
积极开展涉农价格检查,加大农资价格和粮食收购价格检查力度。继续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重点清查中介、行业协会涉企收费问题。规范民生价格收费秩序,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大检查。加强价格预测预警,关注市场动态,严厉打击各类串通涨价行为。
因此,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稳定,力争把物价上涨对居民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五、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走势
从短期看,天气变暖,蔬菜等食品供应量大增,使得物价涨幅明显回落。从CPI的结构看,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进入夏季后,食品中的鲜菜供应量越来越大,价格继续下滑;二是国际油价下滑所带来的国内油价下调;三是6月份以后的价格翘尾因素越来越小。然而,从长期看,经济发展面临的劳动力、土地、能源、环保等各方面成本全面上升,物价走势正在进入成本推动的新阶段,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压力不但没有削减,反而正在集聚。年内各地陆续推出居民阶梯电价、水和天然气等资源品价格改革措施可能会使物价下行速度放缓,近期政府为应对经济增速放缓而推出的一些加快基础设施投资的措施也可能对年内物价产生一定上拉作用。综上因素分析,下半年我市CPI将有所回升,但幅度不会太大。 (张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