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6%,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比全区高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8.9%,非食品类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4.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
一、CPI运行概况
从CPI的构成来看,八大类“七涨一跌”。上涨的是:食品类价格上涨8.9%,烟酒类价格上涨4.0%,衣着类价格上涨1.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1.5%,居住类价格上涨0.1%。下跌的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跌0.1%。
从分月同比来看, 1月份上涨3.2%,受春节因素影响,2月份上升至4.5%,为一季度最高,3月份反弹至3.0%。
从分月环比来看,1月份上涨1.6%,2月份上涨1.6%,3月份下降1.5%。
二、主要运行特点及成因分析
(一)食品是影响CPI上涨的主要因素
同比看,受节日、翘尾因素及季节因素的影响,一季度我市食品价格上涨8.9%,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2.85个百分点,是影响CPI上涨的主要因素。
1、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季度,我市粮食价格上涨9.2%,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42个百分点。从月环比看,1月份上涨2.1%,2月份微涨为0.7%,3月份持平。农资价格逐年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加之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增加,加大了外调粮食的销售成本,这些因素导致了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
2、鲜菜价格先扬后抑。一季度,我市菜类价格上涨11.8%,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3.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47个百分点。从月环比看,1月份鲜菜价格上涨24.6%,2月份鲜菜价格上涨12.3%,3月份跌幅最大,为21.1%。究其原因:一是1-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蔬菜上市交易量处于恢复阶段,居民购买力旺盛,鲜菜价格上涨,而3月份蔬菜上市交易量已经正常,导致供给充足,价格下跌;二是3月份气温整体呈升高趋势,有利于大棚蔬菜生长,蔬菜上市交易量季节性增长;三是随着气温升高,地产的鲜菜陆续上市。
3、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涨跌互现。一季度,我市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9.5%,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63个百分点。其中,羊肉价格上涨20.6%,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28个百分点;牛肉价格上涨28.8%,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26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1.8%,拉动价格总水平下降0.03个百分点。猪肉价格持续大幅下降,从月环比看,1月份猪肉价格上涨2.8%,2月份猪肉价格上涨0.4%,3月份猪肉价格下降10.5%,究其原因:受周期性、季节性因素叠加影响,1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出现短期上涨,于春节过后逐渐回落,生猪存栏量过高,导致积极性过剩,猪肉价格不断下降。
4、鲜蛋价格先涨后跌。一季度,我市鲜蛋价格上涨32.4%,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30个百分点。从月同比看,1月份鲜蛋价格上涨19.9%,2月份鲜蛋价格上涨44.0%,3月份鲜蛋价格上涨35.3%,因为基期价格较低。从月环比看,1月份鲜蛋价格上涨1.0%,2月份鲜蛋价格上涨3.5%,3月份鲜蛋价格下降7.5%。因为年前养殖成本增加,鸡产蛋率降低,供应不足;受1月份天气恶劣的影响,运输不畅,再加上年前大宗购买增加,市民集中消费需求释放,从而拉动鸡蛋价格进一步上涨。节后,随着天气好转,产地鸡蛋供货充足,加之春节后消费下降,蛋价迅速下跌,从而使节前节后市场价格出现较大的反差。
5、淡水鱼价格前高后低。一季度,我市淡水鱼价格下降0.4%。从月环比看,1月份淡水鱼价格上涨2.4%,2月份涨幅最大为11.9%,3月份下降6.5%。受春节因素影响,市场成交量大幅增加,淡水鱼价格上涨,进入3月份后交易清淡,成交量明显减少淡水鱼价格呈显著下降趋势。
6、干鲜瓜果价格先升后降。一季度,我市干鲜瓜果价格上涨6.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21个百分点。从月环比看,1月份干鲜瓜果价格上涨8.7%,2月份涨幅最大,为15.1%,3月份下降6.5%。受天气、季节、节日因素影响,干鲜瓜果的成本较高,再加上居民节日需求旺盛价格逐渐升高;3月份随着应季水果的上市,价格逐渐回落。
(二)居住类价格微幅上涨
一季度,我市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0.1%,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01个百分点。其中住房租金上涨4.8%,木材价格上涨3.7%,板材价格上涨2.0%。由于我市房屋拆迁项目不断增加、进城务工人员春节之后增多,导致租房需求增加,再加上商品房的成交价也再上涨,因此住房租金上涨。住宅建设数量和旧房改造数量的大幅增长,与之休戚相关的地板市场显示出很大的发展空间,作为室内装修的主要材料之一,地板木材的需求量将继续扩大,从而导致价格上涨。
(三)服务项目类价格小幅上涨
一季度,我市服务项目类价格同比上涨1.8%,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45个百分点。其中上涨较为明显的有:城市间交通费中的长途汽车费上涨15.2%,短途汽车费上涨11.3%。个人服务中的理(烫)发费上涨16.9%,洗浴费上涨22.0%。车辆使用及维修费中的停车费上涨17.9%,车辆修理服务费上涨12.3%。随着各项生活费用出现不同程度上涨,人工工资的增加拉动了服务项目费用的增长。
(四)工业消费品价格涨跌互现
一季度,我市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7%。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30个百分点。由于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和国际市场输入性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工业消费品价格整体呈上涨的态势。其中中成药价格上涨3.0 %,酒类价格上涨7.6%,柴油价格上涨2.1%。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部分电子产品价格下降,如电视机价格下降8.1%,照相机价格下降7.8%,移动电话机价格下降3.7%,电冰箱(柜)价格下降3.6%,电脑价格下降3.6%。
(五)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小幅上涨
一季度,我市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上涨1.5%,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14个百分点。其中通信类价格下降0.9%,交通类价格上涨3.9%。通信类中,长途电话费下降2.4%,月租费下降1.2%。交通类中,停车费价格上涨17.9%,车辆修理服务费上涨12.3%,城市间交通费上涨6.4%,自行车价格上涨4.7%。目前发改委统一调整成品油价2次,一涨一降,致使一季度柴油价格上涨2.1%,汽油价格上涨1.3%。
三、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近年来,人们十分关注物价上涨这一问题,“涨价”已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词,它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见,物价的上涨对居民家庭的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对低收入户家庭更为明显。物价上涨会导致居民家庭的生活成本提高,货币购买力下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居民的名义收入增加,实际收入增长减缓
物价上涨虽然使居民的名义收入增加,但实际收入增长并不快。物价上涨一般伴随着农资价格的上涨,生产成本的提高,冲减了农产品涨价带给农民的实惠。
(二)居民财产缩水
物价上涨后居民储蓄保值效益下降,甚至出现负利率,使居民的财产严重缩水。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居民大部分结余收入存放于银行,一求安全,二求增值。但是,物价的大幅上涨,银行存款收益下降。
(三)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物价上涨虽使居民收入增长,但高收入家庭收入增长较快,而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相对缓慢。收入差距的存在和物价的持续上涨,使得收入水平越高的阶层,消费增长越快,收入水平越低的阶层,消费增长越慢,受物价影响越大,这样造成高低收入者两极分化突出。
(四)居民消费支出增加,消费倾向下降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形成较大的压力,居民消费信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物价的不断上涨,使得居民在短期内生活消费支出增加很多,制约了居民的购买欲望。
(五)居民还贷压力增加
物价上涨一般伴随着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提高,这对利用消费贷款买房、买车的居民来讲,将增加居民的生活负担,使得居民的生活质量有所下降。
四、稳定市场物价的对策与建议
物价的上涨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个突出问题,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稳定,把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一)着力提高居民收入
增强居民对物价上涨承受能力的关键是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救助,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对市场价格监管、调控,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加大价格监管检查力度,特别要加大对生活必需品、农贸市场的监管检查力度,加强价格预测预警,关注市场动态,严厉打击各类串通涨价行为。还要建立市场价格监测机制,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三)高度关注低收入群体,完善价格补贴制度,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收入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稳定低收入者的信心。进一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标准,完善物价补贴手段,防止低收入群体生活受到涨价影响。同时,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公众全面客观的看待和分析价格上涨形势,树立公众对宏观调控的信心。
(四)努力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实现稳定就业是保证城市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的最关键的手段,要有针对性地研究低收入居民家庭就业问题,引导低收入群体转变就业观念,进一步加强就业免费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制定和落实用人单位录用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的各项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和资助低收入家庭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新,增加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五、2013年CPI走势初步研判
影响2013年CPI走势的助涨因素有: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提高、资源商品价格刚性上涨、翘尾因素带来的上涨压力仍较大;抑制因素有:粮食连续丰产,为稳物价提供了基础性保障、一些消费品产能相对过剩抑制CPI上涨、房地产调控措施遏制CPI过快上涨。综上,受不稳定的国际经济形势及各主要经济体出台的相关救市政策的影响,2013年的CPI运行存在着许多可知和未知的影响因素。但仅就当下的经济情况来看,影响2013年我市CPI运行的新涨价因素较多,加之由2012年带来的翘尾影响仍较大,预计2013年的CPI将继续呈小幅上涨的态势。(张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