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市物价总体运行平稳,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涨幅与上年相比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9%,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0.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0%。
一、CPI总体运行特点
从CPI的构成来看,八大类呈“七涨一跌”态势。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涨幅最大,达7.2%。其他依次为: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0%、食品类上涨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3%、衣着类上涨0.7%、烟酒类上涨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2%。居住类价格出现小幅下跌,跌幅为0.6%。
表1 2014年一季度巴彦淖尔市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及影响率
名 称 |
2014年 一季度 |
涨跌幅(%) |
对总指数 (百分点)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1.7 |
1.7 |
— |
食品 |
101.9 |
1.9 |
0.64 |
烟酒 |
100.2 |
0.2 |
0.01 |
衣着 |
100.7 |
0.7 |
0.06 |
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服务 |
100.2 |
0.2 |
0.01 |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
101.3 |
1.3 |
0.15 |
交通和通信 |
102.0 |
2.0 |
0.19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107.2 |
7.2 |
0.73 |
居住 |
99.4 |
-0.6 |
-0.11 |
二、分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变动情况
(一)食品价格涨多跌少
一季度,我市食品类价格上涨1.9%,拉动CPI上行0.64个百分点。16类食品价格有12类上涨4类下降,其中干鲜瓜果、液体乳及乳制品、干豆类及豆制品和粮食类上涨幅度较大,分别达到18.6%、12.7%、5.0%和4.0%。食品价格的变动主要特点如下:
1、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季度,我市粮食价格上涨4.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19个百分点。从月环比看,1月份上涨0.5%,2月份微涨为0.4%,3月份持平。农资价格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加之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增加,加大了外调粮食的销售成本,这些因素导致了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
2、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涨跌互现。一季度,我市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7%,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19个百分点。由于饲养周期长、养殖成本高,加上市场需求逐年增加,牛羊肉价格居高不下,牛肉价格上涨8.7%,羊肉上涨7.2%。猪肉价格持续大幅下降,降幅为4.8%,究其原因:一方面,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持续回升,养殖户积极补栏,导致生猪供过于求;另一方面,受去年暖冬天气和社会节俭风气影响,猪肉消费需求减少,尤其是春节期间猪肉消费未能达到旺季应有水平,节后需求进一步减弱,导致猪肉价格出现“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现象。
3.干鲜瓜果价格持续上涨。受节日和流通成本增加的影响,一季度,我市干鲜瓜果价格上涨18.6%。其中,鲜瓜果上涨20.0%,干坚果上涨8.5%。
4.液体乳及乳制品价格大幅上涨。受国内奶源紧缺、原奶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一季度,我市液体乳及乳制品价格上涨11.2%,其中:巴氏杀菌奶价格上涨21.4%,酸牛乳价格上涨3.6%,乳粉价格上涨1.2%,其他价格上涨1.9%。
5.鲜菜、鲜蛋价格大幅下降。进入春季后,气温回升,应季蔬菜大量上市,鲜菜价格普遍下降。一季度,我市菜类价格下降10.6%,其中鲜菜价格下降12.7%。另外,蛋类价格下降7.8%,降幅较大。
(二)服务项目价格上涨明显
一季度,我市服务类价格上涨4.0%,拉动CPI上涨1.0个百分点,影响程度高达59.5%。价格上涨明显的有:学前教育、旅行社收费和物业管理费用,涨幅分别为45.1%、22.9%和11.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家庭及个人服务类价格上涨;二是运输运营成本上升推动部分交通类服务项目价格上涨;三是教育投入加大,带动学前教育及特长培训费等价格上涨。
(三)工业品价格运行平稳
一季度,我市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1%,是自2011年来同期最低涨幅。受中药材价格上涨影响,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6.6%。去年国际金价屡创新低,导致2014年第一季度首饰价格下降15.1%。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明显,涨幅高达23.3%。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部分电子产品价格下降,如:电脑价格下降3.8%、移动电话机价格下降3.1%、电视机价格下降2.7%、家用音响价格下降1.5%。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下降0.1%,其中涂料、水泥和木地板价格分别下降1.2%、0.8%和0.4%。
三、影响CPI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
1、生产、流通成本增加导致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
一、受养殖周期长、养殖成本上升、需求量逐步增加等因素的影响,牛羊肉价格居高不下。二、受粮食种植成本上涨、粮食最低收购价提高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类价格持续上涨。三、生产成本增加、流通环节过多、天气及节日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水果价格持续上涨。
2、生产要素价格推动服务项目价格上涨
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趋势不断加强,已成为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的长期因素,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的服务类价格影响显著,教育服务、个人服务、家庭服务等服务项目价格保持持续上涨趋势。
(二)抑制CPI上升的因素
1.市场需求不足
受政策影响,烟酒、餐饮、旅游等行业消费增速明显放缓,工业消费品消费增长乏力。在消费需求不足的背景下,物价总水平难以高企。同时,工业品总体上仍处于供大于求格局,价格回升乏力。
2.上游产品价格对下游产品价格上涨的传导压力减轻
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期向平稳增长期过渡影响,上游产品价格低位运行减轻了下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压力。
四、稳定市场物价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巴彦淖尔市2014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走势情况,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社会预期,做好价格监测工作,增加商品的生产和供给,实现价格的基本稳定,同时,通过多种手段,确保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不受影响。
一是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大力推进现代农牧业的发展,积极向国家争取和落实牛羊猪养殖扶持政策及牛羊猪肉价格补贴政策,加快畜禽养殖基地和蔬菜基地建设步伐,保证市场充足供应;二是加快流通环节和储备体系建设。继续支持粮油储备库和肉食蔬果冷链物流设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农超对接”、“ 平价商店”等工程建设,减少流通环节,畅通运输绿色通道,降低产品成本,保障重要商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
二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打击恶意炒作、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维护正常流通和价格秩序。建立主要食品的供求信息网,及时将信息发送给生产者、经营者,防范供需失衡和价格大起大落。
三是高度关注低收入群体,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收入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稳定低收入者的信心。进一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标准,完善物价补贴手段,防止低收入群体生活受到涨价影响。同时,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公众全面客观的看待和分析价格上涨形势,树立公众对宏观调控的信心。
四是实现稳定就业是保证城市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的关键的手段,要有针对性地研究低收入居民家庭就业问题,引导低收入群体转变就业观念,进一步加强就业免费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制定和落实用人单位录用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的各项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和资助低收入家庭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新,增加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五、2014年CPI走势初步研判
2014年CPI走势的助涨因素有:一、劳动力价格刚性上涨将直接拉动相关产品的涨价;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市对全国的依赖度进一步增加,受输入型通胀的影响将会进一步扩大;三、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将推动消费者对食品、消费品及服务需求的增长;四、油气资源价格改革将成为物价上涨的推手。
抑制因素有:一、经济平稳发展有利于缓解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有利于维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二、一些消费品产能相对过剩将抑制CPI上涨;三、国家已明确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房价走稳回落的趋势明显;四、粮食连续丰产、主要农产品的供应比较充足,食品新涨价因素趋于缩小。
综上,受国际经济形势及主要经济体出台的相关政策影响,2014年的CPI运行存在着许多可知和未知的影响因素。但仅就当下的经济情况来看,预计2014年的CPI将继续呈小幅上涨的态势。(柳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