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巴彦淖尔市居民消费价格简析
2014年上半年,在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大背景下,巴彦淖尔市居民消费价格总体运行平稳,同比上涨1.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0%,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1.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1%。
一、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
1、价格总体涨幅处于低位
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涨幅处于低位,从近几年数据看,2014年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涨幅(1.8%)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低值,比最高的2012年(4.0%)低2.2个百分点;较2013年(3.2%)回落了1.4个百分点。
图1 2011-2014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单位:%
分月看,各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都保持较低涨幅:
图2 2014年上半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
单位:%
从各月环比指数看:1月份,我市CPI环比上涨1.1%;2月份涨幅收窄至0.5%;3月份由升转降,降幅为0.2%;4、5、6月份继续呈负增长态势,降幅分别为0.9%、0.3%、0.2%。
图3 2014年上半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指数
单位:%
2、八大类指数“七升一降”
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8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呈现7升1降的态势: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7.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0.76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2.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0.20个百分点;食品类价格上涨2.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0.68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和烟酒类价格分别上涨1.5%、1.0% 0.5%和0.2%,这四类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化共同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0.29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下降0.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12个百分点。
表1 2014年上半年巴彦淖尔市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及影响率
名 称 |
2014年上半年 (%) |
对总指数的影响率 (百分点)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1.8 |
— |
食品 |
102.0 |
0.68 |
烟酒 |
100.2 |
0.01 |
衣着 |
101.0 |
0.09 |
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服务 |
100.5 |
0.02 |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
101.5 |
0.17 |
交通和通信 |
102.1 |
0.20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107.4 |
0.76 |
居住 |
99.3 |
-0.12 |
二、主要领域价格变动情况
1、食品价格涨多跌少
我市食品类价格上涨2.0%。16类食品中价格上涨的有12类、下降的有4类,其中干鲜瓜果、液体乳及乳制品、干豆类及豆制品和粮食类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分别达到17.5%、12.2%、5.0%和3.8%;菜类价格下降幅度最大,达12.5%。主要食品价格变动的特点及原因如下:
(1)粮食类价格稳中略涨。粮食价格上涨3.8%,其中,大米、面粉、粮食制品、其他粮食价格分别上涨3.1%、4.9%、1.3%、11.5%。
(2)猪肉价格下降3.7%。分月来看,1-6月份,猪肉价格分别下降5.4%、6.9%、1.7%、2.4%、3.1%、1.9%。究其原因:一方面,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持续回升,养殖户积极补栏,生猪供给增加;另一方面,受去年暖冬天气和社会节俭风气影响,猪肉需求减少。供给大于需求,导致猪肉价格持续低迷。
(3)牛羊肉价格居高不下。由于饲养周期长、养殖成本高,加上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上半年,牛肉价格上涨7.5%,羊肉上涨5.4%。
(4)鲜瓜果价格大幅上涨。鲜瓜果价格上涨19.0%,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居民保健意识日益增强,鲜瓜果消费量逐渐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刚性增长,拉动鲜瓜果价格上涨;二是鲜瓜果从出产到消费者手上经过收购、批发、运输等多个环节,每一环节的成本都在增加,导致价格不断上涨。
(5)鲜菜、鲜蛋价格下降明显。进入春季后,气温回升,应季蔬菜大量上市,鲜菜价格普遍下降。上半年,鲜菜价格下降15.4%。另外,鲜蛋价格也呈现降势,降幅为5.7%。
(6)在外用膳食品价格小幅上涨。受铺面租金、人工费用、原材料等经营成本上涨的影响,在外用膳食品类价格上涨1.6%。
2、服务项目价格稳步上涨
我市服务项目价格比上年同期平均上涨4.1%,各月同比涨幅均保持在3.8 %-4.3%之间。大多数服务项目价格呈现较为稳定的上涨趋势,其中价格上涨明显的有:学前教育、旅行社收费和清洗费,涨幅分别为45.5%、22.9%和8.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家庭及个人服务类项目价格上涨;二是运输运营成本上升导致部分交通类服务项目价格上涨;三是教育投入加大,带动部分教育类服务项目价格上涨;特别是受去年八月我市统一调整公、校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的影响,学前教育费用大幅上涨。
3、工业消费品价格总体平稳
工业消费品价格比上年同期平均上涨0.3%,是自2011年来同期最低涨幅。工业消费品价格平稳运行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工业消费品总体上仍处于供大于求格局;另一方面,消费需求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工业消费品价格上行。
三、抑制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1、经济形势对当前物价运行的基础性影响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仍然疲弱,欧洲等发达经济体缓慢增长,新兴经济体面临新的挑战,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国际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生产和需求领域深入调整转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物价指数上行缺乏基础支撑。
2、政策和外部因素助推部分商品价格下降
受政策影响,烟酒、餐饮、旅游等行业消费增速明显放缓,在消费需求不足的背景下,物价总水平难以高企。工业消费品总体上供给大于需求,价格回升乏力。
四、下半年涨价压力犹存
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不会改变,受经济低迷影响,需求推动价格上行的动力依然较弱。7月份开始,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影响将逐月回落,从而带动总指数下行。尽管如此,下半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主要食品类价格会有所攀升。
一、进入下半年,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特别是进入冬季后鲜菜、鲜果、水产品价格将进入上涨周期,成为新的涨价因素。二、受粮食种植成本上涨、粮食最低收购价提高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类价格将持续上涨。三、春节之后,我市猪肉价格迅速下降、持续低迷,影响了养殖户积极性,若后期供应锐减很可能带来价格新一轮上涨。6月份,猪肉市场 “回暖”,猪肉环比价格止跌回升,上涨6.6%,涨价苗头已经出现。
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趋势仍然明显
上半年,我市服务项目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4.1%。近年来劳动力成本刚性上升被认为是影响服务类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的服务类价格影响更为显著。下半年,教育服务、个人服务、家庭服务等服务项目价格上涨的趋势仍然显著。
3、居住类价格可能上升
进入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日渐活跃,消费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到了9月份、10月份,房屋买卖、租赁都将进入“交易黄金期”。加之水、电、燃料、建材等成本的推动,诸多因素叠加使得居住类价格可能成为助推CPI上行的因素。
五、价格调控工作重心应放在食品和服务领域
尽管目前价格走势较为平稳,但价格问题关乎经济民生和社会稳定,调控监管工作仍不能放松,下半年价格调控工作重点仍需放在食品和服务业两大领域。
1、继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
从历史规律看,三季度末肉、蛋、菜等食品价格会出现季节性上涨,四季度受节日和天气因素影响更为显著。建议做好基本生活必需品储备和应急预案工作,防止市场供应短缺和价格大幅上涨。
2、未雨绸缪防止猪肉价格反弹。
今年以来,猪肉零售价持续走低,养殖户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在国家采取收储等一系列措施之后,猪肉价格已出现回升苗头。下半年猪肉价格很可能出现回弹。建议重点关注猪肉价格变动,增加猪肉储备,及时出台鼓励养殖户的相关政策,防止价格出现反弹。
3、密切监测服务业市场动向。
目前全国人工成本呈现刚性上涨,服务项目价格水平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涨幅都已处在较高水平,并有持续上涨的趋势。教务服务、物业管理费用、城市间交通费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工服务价格上涨将会给居民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密切关注服务业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监管,防止服务项目价格过快上涨。
4、提高居民收入,稳定社会预期。
尽管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总体稳定,但基本生活必需品以及部分服务性消费项目价格水平依然高位运行,居民生活压力随之加大,同时对未来价格继续走高的预期也逐步增强。生活成本高涨不仅给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压力,而且削弱了居民的其他消费意愿,阻碍了消费升级的步伐。建议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实现收入增长、物价上涨和经济发展三者相互协调、良性循环。(柳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