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区返乡农民工的务工及就业意向调查
节日过后,大多数外出的农民工已陆续返乡,为了解临河区返乡农民工的在外就业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巴彦淖尔调查队组织临河区统计局队开展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意向问卷调查,调查样本为临河区的新华镇、双河镇、狼山镇和白脑包镇,在这4个镇中抽样选取了20位返乡农民工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
(一)返乡农民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
返乡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5岁,多数都属于青壮年群体。24岁-40岁的占80%,40-65岁的占20%;性别比上,男性外出占比大。外出务工的85%为男性,15%为女性;文化程度上,普遍文化程度低。外出务工的小学文化程度占10%,初高中文化程度占70%,大专文化程度占15%,大学本科文化程度占5%。
(二)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就业行业、职业水准、就业地区
返乡农民工外出从业所从事的职业技术含量较低。外出务工的初级工占75%,中级工占25%,而高级工没有;多数返乡青年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打工人员附近城市打工的占多数。自治区外打工的占10%,自治区内市外打工的占20%,市内打工的占70%。
(三)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时间,收入状况、月薪满意程度
返乡农民在外打工年限普遍较短。外出打工1-5年的占75%,6-10年的占25%;收入普遍较低。收入在2000-4000元的占70%,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占30%。多数外出打工农民工对自己的月薪收入表示基本满意。其中,满意的占10%,基本满意的占75%,不满意的占15%。
二、返乡农民工外出就业意向
返乡农民工外出就业的收入预期。打工人员期望月薪3000-5000元的占45%,5000元以上的占55%;打工难易判断。多数返乡农民工认为外出就业外出打工艰难。85%的人认为外出打工不容易,15%的人认为外出打工容易;打工地选择。10%的人继续去外地,60%的人继续在市内,30%的人还不确定去哪里打工。
三、返乡农民工外出打工面临的主要困难
返乡农民工外出就业首要的困难是找份称心的工作,别的方面:一是随迁子女上学问题。希望子女就近上学。二是打工收入有时难以得到保障。三是打工生活成本太高。房租太贵,生活费开销大。
四、返乡农民工及对政府、企业的期望
面对出外务工的艰难与辛苦,农民工克服的许多困难,但仍有很多的羁绊困扰着我们的农民工,为能使他们在外尽快找份称心的工作,他们对政府、企业的期望是:一是希望能得到技能培训,为创业、打工奠定基础。二是希望政府能提供就业机会,以解决目前无工作、无收入的现状。三是期望政府能给予创业政策优惠和扶持,解决好后顾之忧。四是希望政府能发放部分救助金,以解决既无资金创业,又无创业技术的实际困难。五是期望企业加大用人力度,提高打工者的职业技能。 (国家统计局巴彦淖尔调查队 蔚凯 于秀龙)
磴口县返乡农民工就业意向调查
为了解我县返乡农民工就业、生活情况,磴口县统计局近期在全县调查了10户样本,调查结果如下: 在调查的10户样本中,有外出务工人员10人,年龄偏小,大部分属于未成家的年轻人,其中30岁以下的有9人,47岁1人。文化程度属于中等偏上,其中初中有4人,高中3人,大专及以上3人。外出打工的男性居主力,有9人,女性1人。按打工年限分,1-5年的有7人,5-10年有2人。按职业技术含量分,初级工有3人,中级工有2人,高级工有1人。从所在行业看,从事行业分布广泛,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最多,有3人,其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有2人,采矿业、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电力热气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各1人。务工地点主要集中在县外省内,有8人,在乡外县内和省外从业的各1人。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打工人员从业稳定,过年后有8人打算回原单位工作,在1人打算在本地务农,有1人对未来工作打算不确定。2014年务工人员的平均月薪为2830元,2015年平均期望月薪为3220元。有一半的务工人员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感觉一般,有2人对目前工作比较满意,有3人对目前工作不满意;认为2015年找工作容易的有3人,不容易的有4人,不好说的有3人。外出打工面临的主要难题的吃、住等开支大,工资水平低,几乎没有节余,用工单位对职业技能要求高,工作时间比较长,休息时间少,生活补助几乎没有。希望政府能广开就业渠道,多办职业技能培训班。希望企业能提高工资待遇,法定节假日能按国家规定执行,加班能兑现加班费。 从农民外出打工的经历看,大多数打工者初期不愿意远离家乡,挣钱多少是小事,只求安稳,因为初次外出打工的农民远离了家乡,家人互相挂念,经过两三年打工经历,家人与外出打工者对外出打工的环境有了了解和认识,与此同时外出打工者也积累了不少打工和外出的经验。务工地区是贫困落后地区的,“工程少、活难找、没活的时间长、干活的天数少、挣下的工钱还不好讨”;选择务工地是省外及边远发达地区的,“工程多、工程大、工期长、工资高、每年干活的收入自然就高”。同样的打工选择的地区不同所产生的效益就不同,外出打工选择地区是关键,创造财富全靠的是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两者必须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得到相应的或者是更多的回报。 从今年农民外出打工的动向看,县内乡外的向市内县外流动、市内县外向区内市外流动、区内市外向省外流动,在县市级打工人数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而在省外和区内市外的比重大幅上升,原因是,外出打工的农民经过几年风风雨雨的锻炼成长,对打工地区的环境有了新的认识,做出了科学的选择,在经济落后的近距离低收入地区打工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当前农民外出打工的需求,而省外及边远发达地区和打工收入高的地区是现在农民外出打工选择和追求的理想区域,今年外出打工农民的确有了新变化。(国家统计局局巴彦淖尔调查队 蔚凯 多玉宝) 乌拉特中旗返乡农民工就业意愿调查 随着大部分农民工返乡高潮的逐步到来,乌拉特中旗统计局对返乡农民工开展就业意向随机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意愿: 1、节后外出意愿。一是季节工,由于节过后又到了一年的农忙季节,这就需要大量劳动力,等农活告一段落后再外出。部分耕地流转部分农民工节后会继续外出打工。二是长期工,大多数农民工则表示愿意回到原单位,因为对原来工作较熟悉,不存在重新上岗培训,也不存在重新从试用期干起工资较低现象发生。当然这还要取决于用人单位是否继续需要招收大量劳动力。 2、就业地域选择意愿。每年春节返乡,相当数量的农民工面临重新就业的选择,部分企业则面临招聘难题。2015年,我旗农民工外出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由于地缘较近的优势,我旗外出务工人员多数集中在西部地区的乡外县内。 3、薪酬意愿。我旗农民工2014年打工的月薪因受从事行业、从业地区、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熟练程度、从业时间长短等诸多因素影响,高低不一,外出农民工工资较高,最多的每月4000左右,最低的每月1500元左右,本地农民工工资较低,普遍在2000左右。在受访的农民工中,对目前自己的月薪满意的只占四成左右,普遍认为较低,受物价上涨因素影响,农民工除了日常开销和负担子女教育费用外所剩无几。农民工对2015年期望月薪在3000左右。 4、需要解决的问题。返乡农民工外出打工面临的主要难题是找工作难,我旗农民工外出具有较强的裙带性和自主性。调查数据显示,当前,85%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是通过亲戚朋友、熟人介绍或引导而实现,通过政府或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的人数不足转移总数的15%。外出务工方式主要是依靠血缘、地缘、亲缘等传帮带方式,劳动部门和正规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还不是他们获得就业机会的主要途径,绝大部分人就业是通过老乡、亲戚、熟人介绍,就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大多数农民工希望政府部门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并提高培训质量降低培训费用,调查发现,由于政府财力有限,组织的短期培训时间短,质量难以保证。而自费培训的培训费、考证费、生活费等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使不少农民工望而却步若能多提供价廉质优的培训,或是以补贴、报销等形式降低培训费用,将大大激励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另外将培训与就业挂钩。当地80%的受访农民工都表示,如果在培训后相关部门能给他们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则愿意支付一定费用进行培训,如果仅仅是自费培训又不能解决就业,则不愿参与。因此,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就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统计局巴彦尔调查队 蔚凯 郭莲枝)
五原县返乡农民工就业意向简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外出农民工务工的生活、工作情况,为党委、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翔实的参考资料,巴彦淖尔调查队组织五原调查队对五原县的5个乡镇,10个村社,共计15位进行了返乡农民工务工情况和就业意向问卷调查。 一、 样本点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 1、性别:此次被调查农民工男性14人,占比93%,女性1人,占比7%。 2、年龄:18-30岁共计9人,占比60%,30-60岁共计6人,占比40%,60岁以上为零。 3、文化程度:小学或未上学共计2人,占比13%,初中学历共计5人,占比34%,高中学历共计2人,占比13%,大专及以上共计6人,占比40%。 二、 样本点返乡农民工返乡前工作情况 1、被调查农民工返乡前打工年限:一年以内的共计6人,占比40%,一至三年的共计3人,占比20%,三年以上的共计8人,占比53%。 2、返乡前所在单位打工年限:一年以内的共计6人,占比40%,一至三年共计2人,占比13%,三年以上共计7人,占比47%。 3、返乡前所从事的职业技术含量:初级工为8人,占比53%,中级工为7人,占比47%。 4、返乡前工作单位所属行业:最多的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属此行业的共计6人,占比40%,采矿业1人,批发零售业1人,信息传输、软件技术服务业1人,交通运输业1人,住宿餐饮业2人。 5、返乡前外出地区:乡外县内的共计6人,占比40%,县外省内的共计6人,占比40%,省外的共计3人,占比20%。 6、2014年平均月薪:2000-3000元共计2人,占比13%;3000元以上共计13人,占比87%。 7、农民工对平均月薪的满意度:2000-3000元较为满意的共计3人,占比20%,月薪3000元以上较为满意的为13人,占比87%。 三、农民工节后打算 1、节后是否返回原单位工作:返回的共计12人,占比80%,不返回的共计3人,占比20%,其中不返回原单位的3人中,不返回原因属于原工作单位的1人,占比33%,属于农民工自身原因的为2人,占比67%。 2、2015年的期望月薪:期望值在2000-3000元的共计3人,占比20%,期望值3000元以上的12人,占比80%。 3、对2015年找工作难易程度的判断:认为容易的共计4人,占比27%,认为不容易的7人,占比46%,觉得不好说的4人,占比27%。 4、2015年务工地点的打算:乡外县内的共计6人,占比40%,县外省内的共计6人,占比40%,省外的共计3人,占比20%。与返乡前外出务工地点基本一致。 四、五原返乡农民工外出打工就业现状 1、返乡农民工就业状况相对较好。在所调查的15位农民工中,节后返回原单位工作的共计12人,占所调查人数的80%。 2、工资待遇一般,希望能够提高工资并完全兑现。在所调查的15位农民工中,认为外出打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工资待遇的共计11人,占比74%。这是此次问卷调查中农民工反映的最普遍的问题,也是2015年最希望能够改善的问题。有两位农民工2014年的平均月薪不足2000元,一位是建筑公司的设计员,一位是鼓匠(均为实习人员)。 3、挣钱技能单一,希望得到就业指导并给与专业技能培训,多学一技之长。大部分农民工对企业用工量及所需工种把握不准,有时会对自己务工地和务工行业判断错误,这就造成了供大于求或部分企业招不到人的现象。在问卷过程中,通过与农民工的聊天得知,他们迫切的希望能够得到相关工作方面的培训与指导。此次调查对象,虽然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有6人,但是由于其工作内容和大专所学专业有所脱节,加之工作之后很少参加相关的培训,造成工作能力不高,工作效率较低的现象。所调查的15位农民工中,职业技术含量属高级工的为零,这也是造成其工资待遇水平低的原因之一。他们迫切的希望能够得到相关的培训与指导。 五、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一些建议 1、企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适当提高农民工待遇。刚性兑付农民工工资,不仅可以给农民工吃一颗“定心丸”,可以使其在企业更安心的工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农民工毫无预兆的突然辞职、导致企业临时招工难的问题。 2、政府部门、社会媒体要及时宣传和发布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搭建用工信息共享平台,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就业政策好,就业信息发布“广、准、快”,让农民工务工有政策保证,农民工及时获得就业信息,有利于农民工顺利就业。 3、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随着目前部分大学扩招及年年毕业的大学生的逐渐增多,更多高学历、懂技术的人才进入市场,直接导致缺乏一技之长的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相关就业机构及企业,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就业竞争力,提高其适应能力,让更多的农民工掌握一定的创业技能及必要的劳动技能,适应更多岗位的需求,从而促进就业。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农民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对农民工工资及时兑现、权益保障、工作环境、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等方面要提供相应的保证,也要制定和落实好农民工最低生活保证制度。 5、发展农村经济,因地制宜的发展乡村工业,让更多的农民工劳动力就地消化。(国家统计局巴彦淖尔调查队 蔚凯 马述文) 乌拉特后旗返乡农民工就业意向调查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关注春节后农民工的就业情况,为了解今年春节后我旗返乡农民工就业意向、更好的反映农民工心声,巴彦淖尔调查队组织乌拉特后调查队在乌拉特后旗农牧区住户中开展返乡农民工就业意向调查。调查的情况。 1、基本情况 根据全旗15户样本量抽样调查显示;返乡农民工年龄为21至30周岁的占总体样本的53.3%,31至40周岁的占46.7%;文化程度为初中的占46.7%,其次高中占33.3%,大学本科以上的最少占20%;男性占73.3%,女性占26.7%。 2、打工年限 被调查中,返乡农民工在外打工年限1至5年的占33.3%,6至10年的占53.3%,11年以上的占13.4%。返乡前于所在工作单位打工的年限1至5年的占86.7%,6至10年的占13.3%,11年以上的没有。 3、技术含量、所在行业、务工地点 被调查中,农民工返乡前从事的职业技术含量初级工占46.7%,中级工占20%,没有高级工,剩下的33.3%的没有技术职称。工作单位所在行业从事最多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4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和文化体育娱乐业各占13.3%,批发零售业、水利环境公共服务业和制造业各占6.7%。去年我旗外出农民工务工地点,苏木镇外旗内的占13.3%;旗外自治区内的占80%;自治区外国内的6.7%。 4、返回情况 被调查的农民工中过年后返回原工作地点的占80%,不返回的占20%;全部返回原工作单位。 5、月薪满意度 被调查的返乡前农民工2014年平均月薪是3540元,对去年月薪不满意的占66.7%,基本满意的26.7%,满意的占6.6%。对于外出农民工,人们真正应该关注的焦点,绝对仅仅不应在他们的收入上,而是需要更多关注他们的日常境遇,譬如工作环境的恶劣,譬如社会福利的缺失,甚至还有其不得不遭遇的欠薪问题。 6、找工作难易程度及务工地点 被调查的农民工对2015年找工作难易程度的判断,不好说的占53.3%,不容易的占46.7%,说容易的没有。对务工地点的选择,转移就业的新生代农牧民与老一代农牧民相比,他们更愿意外出就业,他们受教育程度相比老一代农牧民工较高点,更注重个人的职业发展,更愿意选择较为轻松的职业,更注重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融入城市生活的意愿更强。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镇,不再是仅仅满足于经济上的获得,对稳定的居住场所、享有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也有较高的需求。老一代农民工则由于文化水平低,能就近就地找到比较稳定的工作,收入高点,保障家庭的基本生活所需。 7、存在的主要难题,以及今后的期望 返乡农民工外出打工面临的主要难题是找工作难,我旗农民工外出打工主要靠亲戚朋友、熟人介绍或引导而实现。通过政府或社会中介服务结构组织的人数占很少一部分,就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农民工对政府、企业及相关方面的期望:一是期望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增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能力。二是期望政府推动构建农民工输出平台,拓宽农村转移就业渠道。三是期望政府在就业门路上予以帮助,特别是提供就业岗位。四是切政府大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五是期望政府、企业及相关方面营造全社会关心返乡农民工、支持帮助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国家统计局巴彦淖尔调查队 蔚凯 巴根那) 乌拉特前旗返乡农民工就业意向调查简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外出农民工务工的生活、工作情况,,巴彦淖尔调查队组织乌拉特前旗统计局对其所辖的的5个乡镇抽样调查了10位返乡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下面是他们的在外务工情况和就业意向。 一、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 (一)年龄结构 性别比 文化程度 从返乡农民工基本资料中可得出的结果是现在农民工年龄普遍在20-30,较为年轻化,文化水平以高中毕业为主,男女比例基本持平。 (二)工作时间 技术含量 就业地区 从在外打工年限情况看,现在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年龄年轻化,在外打工年限也比较短,普遍在2-3年间。工资平均水平2410元。因为这部分人年龄小,才刚开始上社会,所以从事的大多是较为初级的工作,比如在理发店当小工或中工或在饭店当帮厨等。 因为学历文化还有地域的问题,这10个农民工中8个人的工作集中在三产,而从事二产的人还是很少,虽然有也是在二产中从事比较简单的不需要太多技术的工作。 10个农民工大部分在乡外县内从事工作。现在随着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大部分家长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就近找到工作,不希望到太远的地方就业。 二、2015年返乡农民工就业意向 (一)工作地选择 在这10个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中愿意继续去原工作单位的有8人,不清楚过年后打算的有2人。在这8个愿意回原工作单位的人中满意现薪酬的4人;暂时找不到工作的1人;想学点技术或其他原因的3人。从以上情况看现在农民工选择工作时还是比较理性的。外出务工时除了薪酬满意外,还考虑所从事工作的稳定性及发展前途,以及从事这份工作后能否学到一技之长,以为将来找到更满意的工作作好准备。 (二)工作待遇考虑 在针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中,希望提高工资的有4人;希望能上五险一金的1人;希望有双休日的1人;对政府的希望中,有在以后创业中提供就业贷款的2 人;无任何要求对现状满意的2人。 通过对着10个农民工的走访了解,我旗的外出农民工普遍年轻化,文化水平较以前有所提升。对待就业找工作也比较理性化、对工作环境待遇发展等都会考虑。因为现在社会上用工单位数量还是较多的,这也为我们的农民工朋友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因为一些学历技术的原因限制,还有一些人找不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国家统计局巴彦淖尔调查队 蔚凯 乌英嘎) 杭锦后旗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意向调查 根据内蒙调查总队专项调查处布置关于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意向专项调查事项,杭锦后调查队发挥轻骑兵作用,积极反应,在3月4日前完成调查任务,现将该项调查汇总要点报告如下。 一、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 (1)年龄构成 杭锦后调查队所走访的三个自然村,共调查18人。平均年龄27岁,在调查过程中大部分举家外出务工人员,没有返乡,返乡农民工大多是父母还在本村居住人员。 (2)文化程度 在调查的18人中有11人是初中文化水平,3人专科,2人高中,2人本科。 (3)性别构成 在调查的18人中有男性13人,女性5人。 二、返乡农民工在外打工年限,返乡前于所在工作单位打工的年限 在调查的18人中,平均在外打工年限3.8年,最少的是2014年7月毕业的大学生是0.5年,最长的是53岁在外打工者,是5年。返乡前所在单位打工年限大部分是1-2年,由此可以看出,外出打工人员工作并不稳定。 三、农民工返乡前从事的职业技术含量(①初级工②中级工③高级工)、工作单位所在行业、务工地点 (1)我队所调查的18人中,由于文化水平偏低,所从事的工作较为简单的体力劳动,基本没有职业技术职称。 (2)通过调查了解到到省外打工的情况很少,大部分在家乡的周边地区。在打工者的口中知道一句话:“宁可在家挣2000,不到外地挣4000。”,我认为离家过远,打工者缺少安全感,并且生活成本增加,导致这些人不敢去离家过远的地方打工。 四、过年后的打算,返回原工作单位的占比,不返回的原因 我队所访问18人中,基本都已经回到原工作单位工作,其中不乏对工作不满意的人员,但是由于工作不好找,又不想在家种地,所以只能“骑驴找马”了。 五、农民工2014年打工的平均月薪、满意程度,2015年期望月薪 调查的18人2014年打工平均月薪是3266元。绝大多数人是满意的,平均日工资是108元,这也符合社会劳动力结算的日工资。对2015年,人们的期望是能够再加薪。 六、对2015年找工作难易程度的判断(①容易②不容易③不好说),对务工地点等方面的打算等 除去在外自营的1户外,其他人均认为不好找工作。少部分2015年,可能会跳槽。 七、返乡农民工外出打工面临的主要难题,对政府、企业及相关方面的期望 对政府和企业主要期望是加薪,还有一位大学生不满意现在的电厂工作,认为自己做学和目前所做的工作不对口,无法实现自身价值,希望政府能多组织些招聘会,多给一些选择机会。(国家统计局巴彦淖尔调查队 蔚凯 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