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初步统计,二季度全市共有个体经营单位66233个,比一季度增长2.1%,比上年同期增长9.0%。分行业看,各行业户数基本都呈增长态势,其中环比增长较快的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行业,环比增长2.4%,占比达到全部增长量比重的60%;同比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业和其它服务业,同比增长分别为10.0%和9.4%。(市统计局 苏玉英)
链接
我市个体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有所下降
受市场不景气及用工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个体经营单位用工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二季度,全市个体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大约为14.44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10.9%。分行业看,除零售业由于经营单位数量的增加,导致从业人数有所上升外,其它行业从业人员都呈现出不同程度下降,有的行业从业人员下降幅度较快,如工业行业从业人员下降幅度超过30%、餐饮业行业下降幅度超过20%。(市统计局 苏玉英)
我市20-50万个体经营单位减少
由于经济运行低迷,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有所减少,导致个体单位经营困难,营业收入整体下移,盈利能力有所下降,达到一定规模的个体经营单位有所下降。二季度,全市达到20-50万的个体经营单位数为1298户,比上年同期减少52户,减幅为4%。(市统计局 苏玉英)
我市个体经营单位产业层次普遍偏低
我市的个体经营单位大多是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或以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为主导思想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绝大多数分布在低技术产业中,创新能力、创新意识较差。如工业行业中的个体经营户,绝大部分处于初级产品加工行业中,深加工、精加工的行业比较少,产业结构层次普遍偏低,超过50%的户数集中在农畜食品初级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专业设备制造业(主要是农林牧渔业专用机械制造和修理)等几个行业。(市统计局 苏玉英)
我市基本单位总量快速增长
商事制度改革以来,企业注册门槛降低,我市法人单位增长速度较快。基本单位名录维护数据显示,到2017年6月底,全市共有法人单位16102个,比上年同期增加4.37个,增长33.5%。(市统计局 苏玉英)
我市“四上”企业申报入库增长缓慢
由于经济下行、市场不景气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市“四上”企业申报入库情况不容乐观。2016年全年申报入库单位增减相抵后纯增11户,比上年仅增长1.87%。其中:贸易业减1户;住宿餐饮业增3户;服务业增8户,建筑业增1户,其它行业无增减变化。2016年全年入库企业户数比上年减少2户。(市统计局 苏玉英)
我市上规模企业单位占比较低
据调查,到6月底,全市共有达到规模的“四上”企业704户,在全市企业中的占比为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3户,占全市工业企业的14.69%;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73户,占全部批发和零售企业的2.20%;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16户,占全部住宿餐饮企业的12.12%、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60户,占全部建筑企业的11.07%;房地产业开发企业96户,占全部房地产企业的23.13%;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76户,占全部服务业企业的2.31%。(市统计局 苏玉英)
我市“四上”企业申报入库积极性不高
由于缺乏入库激励机制,对该入库而不入库单位缺乏制裁措施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市企业申报入库的主动性不高,“四上”企业在全部企业中的占比较低,部分行业还接近空白。调查显示,2016年年底“四上”企业在全市企业中的占比仅为7.3%,全市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仅16家,其中;有1个旗县处于空白,3个旗县只有1户。(市统计局 苏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