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首页>信息公开>统计数据

巴彦淖尔市居民“两个收入”的调查

  •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 2018-03-01 08:51
  • 保存
  • 打印本页
  • 分享到: 微信
    qq 微博 空间
  •   巴彦淖尔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采取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就业等措施,保证了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特别各项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确保了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在过去的五年、现在和今后的五年间居民收入发生着的喜人变化。 

      一、前五年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与经济同步增长,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两个收入”是指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2016年,巴彦淖尔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8455元、20311元、22618元、24314元和26259元,同比分别增长12.8%、10.1%、9.4%、7.5%和8.0%。这五年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8455元,提高到2016年的26259元,增加7804元,增长42.2%,年平均增长9.6%,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9801元、11045元、12481元、13479元和14476元,同比分别增长13.0%、12.7%、13.0%、8.0%和7.4%。这五年,我市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9801元,提高到2016年的14476元,增加了4675元,增长47.7%,年平均增长10.8%,高于城镇居民1.2个百分点。这五年以来,我市农牧业生产形势向好,生产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新技术广泛推广使用,农牧民的收入增长迅速。2013-2016年,我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与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GDP增速)趋势基本相一致。   

    2013-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及增长(%) 

    年  份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增长(%)

    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增长(%)

    2013年

    20311

    10.1

    11045

    12.7

    2014年

    22618

    9.4

    12481

    13.0

    2015年

    24314

    7.5

    13479

    8.0

    2016年

    26259

    7.4

    14476

    7.4

      二、2017年居民“两个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奔小康路上信心十足 

      2017年,巴彦淖尔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783元,同比增长8.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308元,同比增长7.8%,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04元,同比增长8.5%。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构成分为四项,即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这四项的增减变动共同影响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变化趋势。 

      1.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构成各项变化:(1)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主驱动作用明显。2017年,巴彦淖尔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6988元,同比增长10.6%,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79.4%,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60%,是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2)家庭经营净收入较快增长,三产增收显著。2017年,巴彦淖尔市城镇居民人均家庭经营净收入为5897元,同比增长7.1%,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9.1%,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20.8%。(3)转移净收入稳定增长,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2017年,巴彦淖尔市城镇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为4084元,同比增长2.8%,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4%,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4.5%。(4)财产净收入有所下降,民间投资日趋稳健。2017年,巴彦淖尔市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为1340元,同比下降5.5%。2017年城镇民间资本投资逐渐转向购买银行、保险类金融理财产品等风险较小领域,居民投资日趋稳健。 

      2.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构成项变动情况。(1)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2017年,巴彦淖尔市农牧民工资性收入为1708元,同比增长10.2%,占农牧民可支配收入比重10.9%,成为影响农牧民收入的一大因素。农民工收入调查资料显示,2017年巴彦淖尔市本地非农务工人员人均收入增长132元,同比增长15.8%。农牧民按月发放工资人均增长159元,同比增长16%。(2)家庭经营净收入呈两位数增长态势。2017年,巴彦淖尔市农牧民人均家庭经营净收入为12090元,同比增长15.1%,占农牧民可支配收入比重77.0%,成为影响农牧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2017年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生产受天气影响较小,主要农产品产量、价格好于往年。畜产品价格好形势看好,肉肉产品增长在10%以上,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养殖规模水平提升。(3)财产净收入稳步增长。2017年,农牧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为240元,同比增长4.3%。2017年,巴彦淖尔市通过土地流转,释放更多的劳动力在非农领域从事新的工作,农牧民收入渠道变宽,从租承包土地经营权取得租金增多。同时,农牧民还可进行非农产业的生产和工作,进而增加收入。(4)转移净收入同比下降,新农村基础建设初具规模,投资进入稳步改善阶段。2017年,巴彦淖尔市农牧民人均转移净收入为1666元,同比下降24.1%。  

    2017年巴彦淖尔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构成

     

    指标名称

    2017年

    (元)

    2016年

    (元)

    构成比重(%)

    同比增长(%)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308

    26259

     

    7.8

     

       其中:工资性收入

    16988

    15362

    60.0

    10.6

     

              经营净收入

    5897

    5506

    20.8

    7.1

     

     财产净收入

    1340

    1417

    4.7

    -5.5

     

     转移净收入

    4084

    3974

    14.4

    2.8

     

    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704

    14476

     

    8.5

     

       其中:工资性收入

    1708

    1550

    10.9

    10.2

     

              经营净收入

    12090

    10501

    77.0

    15.1

     

              财产净收入

    240

    230

    1.5

    4.3

     

              转移净收入

    1666

    2195

    10.6

    -24.1

      三、未来五年间城乡居民两个收入可喜变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改善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市在民生工程上加大投入力度,从我们调查的“两个收入”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巴彦淖尔市的“十三五”的发展规划,预计在未来五年间,即2018-2022年,城乡居民的“两个收入”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同比可增长7.5%左右,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可增长8.0%左右。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年人均增长6.5%,经营净收入年人均增长11.5%,财产净收入年人均增长35%,转移净收入年人均增长10.5;在农村牧区居民可支配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人均年增长35%,经营净收入人均增长2.5%;财产净收入人均年增长30%,转移净收入人均年增长8.3%。 

      四、城乡居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一)稳就业,提工资,夯实城乡居民增收基础。工资性收入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要增长因素,也是最大的增长动力点。同时也是农牧民收入的一个有力增长点。提高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要从政府和机制上发力。一是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着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好供需有效对接的机制和平台,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果,同时抓好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努力构建成公平、高效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二是应建立行政单位与企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待遇的高效协调机制,提高各行业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增长平等性,用以促进职工工资福利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调结构、促转型,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家庭经营净收入是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潜在增长点,通过调整一二三产业结构,逐步提高服务业发展,实现拓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渠道。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同时,积极发展畜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小微企业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及返乡农民工创业解决困难、创造条件,给予融资、生产经营、销售、纳税与吸纳就业等方面的惠利政策,促进经营收入的增长;三是紧抓国家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引导支持商贸企业自主建设电子商务平台或借力第三方交易平台,适度投入一定的支持资金和出台一些特殊的支持措施,帮助民营企业做强,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早日推动更多商业企业“触网带电”,尽快打造成功一批具有知名度的龙头电子商务企业,尽可能多的促进产业的集聚发展,拓宽城乡居民就业空间,拓展城乡居民增收渠道。 

      (三)重民生,兜底线,完善城乡居民社保体系。坚持民生为本的工作思路,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稳步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如何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民生工程发展。一是积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提高保障水平,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保障覆盖面,提高医疗保险费用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二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加快提高企业退休及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三是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出台一些针对儿童、妇女、老人等弱势群体的便捷医疗服务政策制度,并且要狠抓落实,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保障水平,增进人民福祉,补齐民生短板。

     

    国家统计局巴彦淖尔调查队

    2018年2月28日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
    • 来源:国家统计局巴彦淖尔调查队    编辑:杨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