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国内商贸流通体系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极大激发了商贸市场的活力。改革开放给市场的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在一系列促进消费措施的积极作用下,巴彦淖尔市商贸市场日益繁荣活跃,商业网点遍布城乡,商品琳琅满目,消费总量扩张迅速。201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1亿元,是1978年(2.8亿元)的99.3倍,年均增长12.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0年超过10亿元,2009年突破100亿元大关,到2014年突破了200亿元大关。非公有制商品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990年的18.3%提高到2017年的 92.1%。(巴彦淖尔市统计局 商贸科)
链接
改革开放40年巴彦淖尔市城乡市场共同发展
政策开放后,城市经济的发展明显快于农村,使城市消费市场成为地区的核心消费市场,1993年-2000年,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为17.1%,高出农村市场2.0个百分点。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居民的收入和购买能力逐步提高,同时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万村千乡工程”的推进,农村消费市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乡之间消费差距逐渐缩小。2016年巴彦淖尔市城镇市场零售额增速为9.9%,乡村市场零售额增速为9.6%; 2017年城镇增速为7.9%,乡村增速为8.6%。城市消费一头热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变,呈现出城乡市场共同繁荣的可喜局面。(巴彦淖尔市统计局 商贸科)
改革开放40年批零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保持高速增长住宿餐饮业发展加快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巴彦淖尔市商贸市场快速发展,不断推陈出新,涌现出一批规模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大集团、大企业,它们充分发挥规模大、环境优、信誉好的优势,成为城乡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的重要消费场所。同时,在城镇化加速的带动下,限下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发展迅速,遍布城乡每个角落,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成为推动社会事业进步的重要力量。2017年,全市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实现零售额36.8亿元,同比增长17.9%,占比为15.4%;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户零售额为202.8亿元,同比增长6.5%,占比为84.6%。
政策开放、收入增长、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推动了事务、商务活动的增加,旅游市场的发展,以及居民在外就餐、亲友团聚的剧增,带动了住宿和餐饮服务消费快速增长,对全市消费市场起到较大的拉动作用,呈现发展能力持续增强的局面。2017年巴彦淖尔市住餐业实现零售额38.5亿元,比1978年的371.8万元、2000年6.0亿元,有了很大的增加。住餐业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由最低的1.0%提高到2016年的13.8%。(巴彦淖尔市统计局 商贸科)
改革开放40年巴彦淖尔市消费热点不断涌现
经济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与进步,推动市场供应日趋丰富,居民收入逐年提高,消费热点不断出现。1978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42元,2017年则达到1570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为163元,2017年达到28308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17年底达到659.0亿元,人均3.9万元。居民手中的钞票增加了,消费者在购物消费方面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间达到了极大高度。消费结构由保障基本生活向享受轻松生活方面转变,并且前行的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以手机、计算机为代表的IT商品和家用汽车、住房装饰商品、家用电器等商品消费大量增加。目前,城镇居民家庭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手机等已成为基本必备品,每百户拥有汽车32辆,人均住房居住面积也在快速增加。(巴彦淖尔市统计局 商贸科)
改革开放40年零售业态多元发展
1978年以前,城市及县城街道上见到的只有百货商场、供销商店、日杂商店等有限的几个零售业态。发展到今天,在百货商场上规模、上档次的同时,超级市场、购物中心、专卖店、专业店、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网上商店、电子购物等现代化的营销方式也迅速发展壮大,流通业态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全方位、大中小相结合、多种经济成分和运行方式并存的商品流通网络初步形成。零售业态的日益完善,极大方便了居民生活,消费者购物更加方便快捷。
经过4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巴彦淖尔市商品流通和服务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随着多渠道、多层次网络化消费市场体系的形成,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支付方式的变革,城市商业综合体等新商业业态悄然兴起,人们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消费更加便捷。可以说,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日趋加快,商贸市场日新月异,并且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砥砺前行,必定会迎来全市消费市场健康、有序、活跃、繁荣发展的新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巴彦淖尔市统计局 商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