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年初到7月20日,乌后旗各地降水偏多,但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极不均匀,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5月到6月上旬。从6月中旬以来,全旗持续高温伏旱天气。具体情况如下: 3、4月气温偏低但起伏较大,大风日数较少,但沙尘天气较多,日照不足,降水偏少。山前无降水,山后仅有8.0毫米降水。气温低,降水少,对牧草返青影响较大。进入5月份,温度回升,降水增多,5月中旬牧场返青,较去年略晚。低温虽然延迟牧草返青,但也减少了水分散失,有利于牧草返青时提供水分。牧区土壤墒情明显好于去年同期。5月下旬到6月上旬降水量偏多,降水从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相对均匀,牧草生长发育较好。进入6月中旬以来,我旗大部地区气温异常偏高,降水量显著偏少,且分布极不均匀。高温少雨一直持续至今,导致全旗旱情严重。
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对牧区影响极为严重,地下水位明显下降,部分井已干枯,部分井水不足1米,干土层厚度加厚,牧区人畜饮水困难,牧草开始大面积枯黄,严重影响了牧民的生产生活。获各琦苏木的满都拉嘎查、乌宝力格嘎查、毕力其尔嘎查,潮湿格镇的西尼乌素嘎查、巴音努如嘎查、查干敖包嘎查,前达门苏木的阿布日勒图嘎查、乌力吉图嘎查、哈拉图嘎查最为严重。截止目前,旱灾已造成全旗3650万亩草场全部受灾,未返青草场258万亩,返青后枯死草场面积3392万亩。使42.4万头(只)牲畜,1143户、3811位牧民受灾,已造成1100头只牲畜死亡。全旗人畜饮水井已干枯534眼,导致1239人,16.4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持续的旱情及高温气候直接经济损失240万元。
面对灾情,乌后旗旗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指导生产自救,并协调社会力量进行扶持,尽可能减少旱灾造成的损失,帮助牧民群众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