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乌兰布和沙漠腹地,高低起伏的沙丘被梭梭、沙蒿等植被覆盖,披上了绿装。浇水、抚育、管护……当地的党员、群众年复一年,用汗水守护着沙漠里的绿洲。
近年来,杭锦后旗坚持以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科学防沙治沙,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构筑起长长的绿色屏障。同时,合理开发利用沙漠资源,带动当地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了从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不毛之地到“经济绿洲”的华丽蜕变。
杭锦后旗西傍乌兰布和沙漠,境内沙漠占地面积约25万亩,沙缘曲线长48.6公里。为了防治这片沙漠,杭锦后旗先后实施了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规模化治沙、“蚂蚁森林”等项目,在流动沙丘上采取工程固沙、人工造林等生态修复方式,使原来的流动沙丘变成了如今的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基本上控制了风沙危害,区域内林草植被明显增加,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我们建立了‘党组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安排领导干部包联各镇村,开展技术指导,督查造林重点段落,将造林任务层层分解到每名党员干部身上,实行挂图作战、清单管理,努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杭锦后旗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乌兰布和沙海湖旅游区,漫漫黄沙变成为了热门的旅游资源。依托大漠风光,杭锦后旗紧抓生态旅游这条主线,不断完善游乐设施和配套服务,打造集沙漠、湖泊、阴山、田园于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据悉,乌兰布和沙海湖生态沙漠旅游项目规划面积2万亩,其中沙漠1.8万亩,湿地2000亩。项目结合生态建设,为沙漠产业化治理与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生动实践。
近年来,杭锦后旗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多举措加大对乌兰布和沙漠资源的综合开发治理力度,因地制宜,通过配套浇灌设备设施,采取冷藏苗避风造林、高压坐水栽植等方法进行人工造林,大大提升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全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争创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区。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