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首页>信息公开>重大项目

包头—临河输气管道工程项目高效推进

  •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 2023-09-21 10:15
  • 保存
  • 打印本页
  • 分享到: 微信
    qq 微博 空间
  •   连日来,包头—临河输气管道工程持续加速提效,不断刷新施工“进度条”。

      9月19日,来到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公田村包头—临河输气管道工程线路施工3标段施工现场,看到约一人半高的作业带外侧,一节节的天然气输送管道正在连接。坡口打磨、管道组对、管线焊接……工作人员忙中有序,各项工作无缝衔接。
      “为确保两万余条环焊缝万无一失,线路所有焊口采用氩弧打底+二氧化碳保护焊接工艺,并同步进行双100%检测(数字成像检测+超声波无损检测)。”包临输气管道工程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工程完成扫线167公里、布管151公里、管道焊接141公里,DR和UT检测11089道焊口,焊接一次合格率98.46%,防腐补口施工10785道焊口,管道下沟回填36公里。”
      据悉,包头—临河输气管道工程总投资约9.1亿元,全长258千米,管径457毫米,设计压力6.3兆帕,材质X52MS,全线共设场站3座(含一座扩建)、阴极保护站3座、阀室10座,年设计输气量为3.93亿立方米,增压后年输气量可达到20亿立方米。其中:主干线在包头境内18千米、巴彦淖尔市境内217千米,沿途经过包头市九原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和五原县,最终到达临河区;支线全长23千米,起点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分输站,终点为五原县配气站。
      走进工程指挥部信息化中心,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墙上的运营监控大屏集中展示着海量实时数据,工作人员全神贯注地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细心观察着施工现场情况。“公司在包临项目管道施工中,首次使用施工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系统,构建数字化管理移交标准体系框架,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智能化运营、全数字化移交’的要求,通过数字化管道平台建设,实现工程现场可视化管理、数据资料伴随式采集及档案资料在线归档,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加强项目前期资料及施工过程资料等项目建设全过程档案保存和管理,努力完成管道建设全数字化移交目标,为推进实现智能化运行、完整性管理打下坚实基础。”信息化负责人边演示边介绍。
      据介绍,该平台采用的是全国产、自主可控平台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移动应用等技术,从建管一体化的角度统筹实施数字化管道建设。后续可通过多项目的数据积累,形成对项目管理的科学认知,辅助项目管理决策,实现管道建设工程“精细管理、数据传承、知识共享”的目标,提升西部天然气建设效率和效益,降低建设项目管理成本。
      “目前,我们已完成总施工进度的57.82%。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一流的建设水准、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和高度负责的态度,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力争在年底前完成全线管道焊接任务,场站、阀室主体及二次砌筑完工,争取在2024年6月实现投产运行。”相关负责人说。
      包头—临河输气管道是国内首条具备掺氢能力的天然气长输管道,是自治区重点天然气基础建设项目和自治区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天然气管道将实现互联互通,巴彦淖尔、包头地区将形成环网供气和多气源供应的格局,供应保障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企业用能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将有力保障管线周边区域天然气安全、连续、稳定供应,对促进区域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改善区域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
    •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编辑:张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