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旗县区、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甘其毛都口岸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1月13日,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医疗救治组发布“规范‘健康码’‘通信行程大数据卡’使用方便群众出行和就医”的社会公告,明确了在公共场所及交通运输环节实行“亮码通行”,在医疗机构实行“扫码登记”的使用规范。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各地区、各有关单位仍然存在对“两码”功能认识不到位,应用不规范的问题,为高效运用技术手段,科学开展疫情防控,现将进一步规范使用“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工作要求如下。
一、准确掌握“健康码”与“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功能
“健康码”由内蒙古自治区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全国范围内互通互认。包含个人基本信息、新冠肺炎感染人员信息、核酸检测信息及居民主动申报的个人健康信息;依据居民申报个人健康信息和国家新冠肺炎防疫数据信息的数据整合,按照高、中、低三种风险级别,分为红、黄、绿三类,自动生成“健康码”。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由电信运营商和中国信通院联合推出,提供国际、国内的城市行程查询服务。包含居民14天到访的国家(地区)与停留4小时以上的国内城市,色卡仅对到访地作提醒,不关联健康状况,不赋色。
二、规范执行“亮码通行”和“扫码登记”
(一)在公共场所及交通运输环节实行“亮码通行”
“健康码”与“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均可作为居民通行证明。公共场所及交通运输环节,须核验“两码”信息,严格测温。(“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不赋色,行程地只标注城市信息,核验信息须做到严谨细致,必要时“两码”对照排查)。
核验“健康码”。居民持“绿色”健康码有序通行,红码、黄码或体温异常人员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规定严格管控。
核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居民14天未到访中高风险地区、体温正常有序通行,有中高风险行程信息或体温异常人员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规定严格管控。
(二)在医疗机构实行“扫码登记”
医疗机构对进入医院所有人员须首先核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查看行程轨迹,辅助流调,再通过扫描“健康码”执行预检分诊信息登记,同时记录体温及去向;对老年人和无法使用智能手机的,医疗机构通过扫描身份证、代办“健康码”或发放临时“纸质健康码”的方式代替。
三、广泛宣传和正确指导“两码”应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及其他有效渠道进行宣传,所有公共场所、交通运输、社区及居民小区、医疗机构统一张贴宣传海报,高频次、广覆盖宣传推广《规范“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使用 方便群众出行和就医》的宣传通告(附件),解读“两码”功能,指导申领流程,引导群众主动提前申领,避免造成人群拥挤。请联系市卫健委李东玻领取《规范“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使用 方便群众出行和就医》宣传海报、微信宣传页电子版(0478-8762015)。
巴彦淖尔市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
2021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