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旗县区人民政府, 市直有关部门:
《巴彦淖尔市美国白蛾防治应急预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 年 4 月 28 日
巴彦淖尔市美国白蛾防治应急预案
美国白蛾是一种严重危害农、 林、 牧的食叶性害虫, 被列为世界性检疫对象。 随着林业种苗的跨省区调运, 美国白蛾侵入我市的威胁日益加剧。 为有效预防美国白蛾入侵、 发生和扩散, 将美国白蛾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保护我市造林绿化成果,特制定本预案。
一、分布与危害
(一)分布与危害美国白蛾适生区域广、 传播途径多。 北纬 20°-50°间的区域都适合生存, 能耐 40℃高温和-16℃低温。 由于其有很强的适应性, 老熟幼虫和蛹可随寄主植物、 交通工具、 包装材料等远距离传播。
食性杂。 美国白蛾能够危害 300 多种植物, 主要有糖槭、 法桐、 白蜡、 桑树、 杨树、 柳树、 刺槐、 臭椿、 国槐、 香椿、 榆树、山楂、 苹果、 梨、 桃、 李、 枣、 葡萄等林木和果树; 高粱、 玉米、大豆、 花生、 向日葵、 南瓜、 葫芦、 黄瓜、 茄子、 辣椒、 马铃薯、番茄等农作物。
繁殖量大。 一只雌蛾平均产卵 500-800 粒, 最多可达到 2000多粒。 孵化率高, 一般在 95%以上。 如不积极防治, 加之自然控制作用小,一年后其后代至少可达几百万只。 老熟幼虫 15 天不取食也不会死亡。
危害大。 当大发生时, 可在 3-4 天时间内将一棵树的叶子全部吃光, 使树木生长不良, 甚至死亡。 农作物被危害后, 减产减收,甚至绝产。
(二)生物学特性美国白蛾在北京、 辽宁等地 1 年发生 2 代, 以蛹越冬。 5 月上、 中旬开始羽化, 5 月下旬至 6 月 初进入羽化高峰期, 6 月中旬羽化结束。 6 月上旬幼虫是网幕始见期, 6 月下旬至 7 月 初是网幕盛发期, 7 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 8 月初结束。 第 2 代成虫于 7 月下旬开始出现, 7 月末至 8 月初成虫羽化盛期, 幼虫始见期在 8 月 初, 8 月 下旬至 9 月初是网幕盛发期, 9 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 10 月中旬化蛹结束。
在河北、 山东等地 1 年发生 2-3 代, 羽化、 产卵时间较辽宁提早 1 个月左右,其相应的特性、 表现也不同。
二、防治原则、 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一)防治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 持续治理,防治结合的原则。宣传普及美国白蛾防治基本知识, 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 加强检疫和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传入和蔓延。
2.坚持市、 旗两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 以旗县区为主, 属地管理的原则。
3.坚持源头防控原则。 杜绝从疫区调入带疫苗木。
4.坚持快速反应、 紧急除治、 治灾减灾的原则。 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强化人力、 物力、 财力储备, 增强快速的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 快速反应,及时防治。
5.坚持依法防治, 职责明确的原则。 严格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推行“限期除治通知书制度”, 谁造林, 谁管护, 谁负责。
6.坚持预测预报、 疫情报告、 防治依法分级管理的原则, 对因监测不力、 瞒报漏报、 预防懈怠等造成美国白蛾扩散蔓延的地区和单位依法追究责任。
7.坚持依靠科技、 综合防治的原则。 依靠专家和科技攻关,进一步加快生物防治,大力开展无公害防治技术。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林业部分)》 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 结合我市防控美国白蛾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巴彦淖尔市美国白蛾的防控工作。
三、 预防和预警
(一)检疫御灾
1.各旗县区、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植物检疫条例》 严格实行检疫要求书制度,严禁从疫区调运使用苗木。
2.各旗县区林业部门要加大检疫检查力度, 对美国白蛾要有针对性地检查。 关键时期, 由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组织, 交警部门协助, 在交通要道设立临时检疫哨卡, 坚决阻止疫区苗木进入我市, 对美国白蛾疫区相邻地区的苗木严格检疫检查。 对未办理检疫要求书的要严肃处理。
3.对新造林地进行严密的跟踪检疫, 特别是对阔叶树种进行详细检查。
4.各旗县区绿化建设单位要主动配合森检人员 做好外调苗木的检疫复检工作, 共同抵御美国白蛾入侵。
(二)监测预警
市林业局为美国白蛾监测组织单位, 负责组织全市监测预警工作, 接收并上报各旗县区的监测信息。 各旗县区林业部门为美国白蛾监测的具体实施单位, 负责本辖区监测预警工作, 做到各新造林地都有监测点, 每一监测点都配专人进行观测, 监测信息实行日报零报告制度, 及时上报市林业局森防站。 同时,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要发动全社会群众观察和捕捉美国白蛾卵、 幼虫网幕及成虫,全面提升监测预警能力, 密切监测美国白蛾虫情。
具体监测方法如下:
1.专业定点监测以新造林地、 苗木假植场、 交通干道两侧、 小区绿化地、 货物集散地、 加油站、 花卉、 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周围地区, 彻底排查和跟踪检疫, 并常年开展以诱芯诱捕和杀虫灯诱杀为主的定点监测。
杀虫灯(黑光灯) 监测: 4 月 下旬到 9 月下旬, 每天 19: 00时到次日 6: 00 时开灯, 定点、 定人负责, 记录每天的诱虫数量和种类,确认是否有美国白蛾发生。
悬挂诱芯监测: 美国白蛾成虫发生期, 在阔叶苗木栽植区挂美国白蛾诱捕器, 每天观察确认是否诱捕到美国白蛾成虫, 记录虫数, 并收集标本。
2.群众监测各旗县区林业局要大力宣传美国白蛾的危害性和虫态特征,印发图册, 并公布疫情、 接收电话或其它联络方式。 各级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 让社会各界群众充分认识美国白蛾的危害性和特征。 各级人民政府要发动群众, 全民动员观察身边绿地和管护林地内是否有美国白蛾, 发现可疑迹象, 及时报告, 各旗县区林业局接到报告后立即确认上报。
3.疫情调查采取专业调查、 兼职测报员调查和群众疫情举报相结合的方式。
(1) 在美国白蛾网幕期, 每年 5-10 月份, 每月进行一次疫情调查,调查是否有美国白蛾发生,准确掌握疫情动态。
(2)充分发挥兼职测报员的作用, 从 4 月 中旬到 9 月底,对本地区范围内的林木进行全面调查。
(3)发动群众对疫情举报。
(三)无公害药物喷洒预防
全面跟踪调查外地调入苗木, 并根据苗木来源地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 准确把握防治适期, 有针对性地喷洒无公害药剂, 以防止复检遗漏或无法检到的蛹、 卵发育成为幼虫, 从而达到彻底预防的目的。
四、防治措施
各旗县区通过采取上述预防措施后, 进一步监测调查, 发现本地区确有美国白蛾,要立即向当地政府和市林业局书面报告。市林业局确认后, 提请市政府启动《巴彦淖尔市美国白蛾防治应急预案》,经市政府批准后,正式启动二级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由市美国白 蛾防治应急指挥部组织实施, 并报自治区林业厅备案。 同时要划定发生区范围, 以发现美国白蛾点为中心, 半径500 米以内的区域为发生区; 距发生区周边 300 米以内的区域为重点防治区; 在美国白蛾活动区域设置醒目的标识和界线,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一)预防发生区扩散
按照《巴彦淖尔市美国白蛾防治应急预案》, 各旗县区统一部署, 公安、 交通等部门负责, 在发生区周围设置警告标志, 并且禁止发生区内所有植物外运; 森林植物检疫人员 对各主要路口、 停车场进行设点检查。
(二)药剂防治发生地的专业防治队及林权所有者或绿化建设及施工单位在专家组的指导下, 及时进行药物防治。 主要选择杀铃脲、 灭幼脲Ⅲ号、 苦参碱、 森得保等无公害杀虫剂。 在施药防治过程中,严格按农药使用手册规范操作, 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人、 畜伤害等。
(三)人工防治
1.挖蛹: 在美国白蛾越冬后至羽化前进行, 各旗县区、 苏木乡镇人民政府要组织发动群众挖蛹,降低虫口基数。
2.剪除网幕:在美国白蛾幼虫未扩散前(1-4 龄), 组织发动人员 剪除网幕,集中消灭。
3.草把诱集: 利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下树化蛹的特点, 于下树前在树干离地面 1.5 米下紧上松围绑谷草、 稻草、 草帘等, 诱集老熟幼虫集中销毁。
4.灯光诱杀: 利用美国白蛾成虫的趋光性, 用杀虫灯诱杀成虫,每 3 公顷设一盏灯。
5.性引诱剂诱杀: 用美国白蛾性引诱剂诱捕成虫, 集中消灭。
通过防治,疫情扑灭后,经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 进行核查、评估论证,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可终止应急。
五、组织指挥体系及主要职责
1、 美国白蛾防治应急指挥部及其主要职责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成立巴彦淖尔市美国白蛾防治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 市政府分管林业的副市长担任总指挥,市政府分管林业的副秘书长、 市林业局局长担任副总指挥,成员由市林业局、 发改委、 财政局、 公安局、 住建局、 科技局、农牧业局、 水务局、 交通运输局、 邮政局、 气象局、 临河火车站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主要领导及旗县区政府主管领导组成。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 负责日常工作。 各旗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应急防治指挥机构,落实相关责任。
主要职责: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美国白蛾应急工作的决定和指示; 组织和协调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置行动; 组织或预防美国白 蛾灾害应急响应, 研究解决美国白蛾防范和处置过程中的问题,督促检查各级应急预案编制落实和管理情况。
2、 美国白蛾防治指挥部成员单位及其主要职责
市林业局: 承担指挥部日常事务工作; 制定本市辖区内应急预案; 负责组织监测预警工作; 负责技术鉴定、 诊断灾情、 危险评估; 组织实施检疫封锁、 除害处理等应急处置工作; 负责应急储备物资的管理,提出应急经费使用建议。
市发改委: 负责统筹安排监测、 检疫、 除治林业有害生物设施、 设备的建设购置资金, 做好物资储备。
市财政局: 负责筹措、 拨付美国白蛾的救灾资金, 保证防治经费及时足额到位, 并对防治经费的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市公安局: 负责处理在美国白蛾防控工作中发生的案件, 维持社会稳定。
市住建委: 负责城镇绿化中发生美国白蛾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市科技局: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种类, 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市农牧业局、 水务局: 负责本系统职责范围内所营造的水源涵养林、 水土保持林、 经济林及苗圃等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防治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 邮政局、 临河火车站: 负责执行关于国内托运、 邮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实施检疫的有关规定, 严格检验《植物检疫证书》;协助森检机构做好复检工作;在本预案启动后,确保应急救灾物资按时运达。
市气象局: 负责提供监测和应急除治美国白蛾的有关气象信息。
各旗县区政府旗长。
3、 市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及其主要职责
市防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 负责美国白蛾应急处置的日常具体工作。
主要职责:负责指导、 检查、 督促、 协助各旗县区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制定美国白蛾应急预案, 并落实各项措施; 做好灾害监测与预报,及时核实美国白蛾灾害情况, 按规定时限向市政府、 自治区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事件信息; 开展美国白蛾灾害防治知识普及宣教工作, 组织防控队伍与人员的培训与演练, 提高防治和应急处置水平; 组织灾害事件调查、 分析和评估, 及时向本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六、 附则
本预案实施过程中, 对成绩突出 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对违反规定或玩忽职守, 造成疫情扩散的旗区和绿化建设单位, 依法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抄送:市委办公厅, 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政协办公厅。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电处 2013 年 4 月 28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