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市委、政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塞上江南、绿色崛起的奋斗目标,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这次市委、政府举办的“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高峰论坛,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我觉得非常必要、恰逢其时。
乌拉特前旗作为巴彦淖尔市的东大门,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必须带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的奋斗目标上,把全部精力和工作着力点落实到市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中,率先规划,率先行动,在全市率先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
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乌拉特前旗具有很好的基础条件和独特的资源优势。
一是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乌拉特前旗地处“呼包鄂1小时经济圈”和沿黄经济带重要节点,包兰铁路、包白铁路、西甘铁路、乌锡铁路、甘泉铁路、京藏高速公路、110国道穿越旗境,呼银高铁即将建设,是自治区综合交通路网的重要交汇点。
二是地域辽阔、资源富集。旗域总面积7476平方公里,全旗有耕地244万亩、草牧场635万亩。黄河过境152公里。乌梁素海是地球上同纬度最大的淡水湖,湖域面积44万亩。已探明的矿产有40多种。境内还有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阴山岩画、秦长城遗址等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三是乌拉特文化博大精深。乌拉特前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是乌拉特蒙古族文化与农耕文明的交融之地,也曾是北魏王朝的兴起之地,一代名将郭子仪曾从这里起兵平定“安史之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这里有曾受到列宁接见的红党创始人恩克巴雅尔;有李大钊之子李葆华领导下的绥西革命根据地;有蒙古族抗日女英雄奇俊峰……深入挖掘这些历史文化,对于提升地方文化内涵、发展文化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塞上江南、绿色崛起这一宏伟目标,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化发展潜力为发展动力,把“资源好牌”打成“发展赢牌”。具体要把握一条主线,实现两个突破。
把握一条主线: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
实现两个突破:
第一,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在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上求突破。乌拉特前旗总人口33.6万人,其中农牧区人口24.3万人,占总人口的72%,是典型的传统农牧业大旗。今后,旗委、政府将围绕建设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和品牌战略,创建示范园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抓好耕地质量提升。要依托土地整治、千亿斤粮食增产、盐碱地改良等项目,坚持“大破大立”的原则,实施好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提高土地质量。二是抓品牌建设。在加快推进首农“双百万”养殖、鸿景思德制糖、天衡蒙中药等“农字号”龙头企业的同时,继续加快培育发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和个人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切实把河套品牌打响打亮、做大做强;三是创建田(牧)园综合体示范区。坚持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创建城北农业田园综合体、套内田园综合体、额尔登布拉格苏木阿日其嘎查牧园综合体、沙德格哈萨尔牧园综合体等四个田(牧)园综合体,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把典型亮点培育成为乡村振兴的“风向标”和“标志牌”,从而以点带面,连点成线,辐射带动整体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四是打造特色小镇。要抓住国家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的机遇,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先行培育打造白彦花休闲旅游、先锋枸杞产业和公田农耕文化3个特色小镇,辐射带动全旗小城镇发展再上新台阶,形成文旅产城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局面。
第二,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在营造绿色发展环境上求突破。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一是保护好山。坚持集中攻坚和常态化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举全旗之力,全面完成乌拉山周边地区工矿企业清理整顿和生态修复工作,确保年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20年达到绿色矿山标准。二是治理好水。坚持节水优先,统筹做好治水文章,切实解决山旱区地下水超采和套区大水漫灌问题。农业用水方面,要加大渠道衬砌、滴灌配套工程实施力度,年内山旱区实现滴灌配套全覆盖,套区要通过湿地蓄水等措施,推广膜下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工业用水方面,要严格执行水资源税改革政策,加快推进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工业供水二期工程,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杜绝工矿企业使用地下水。居民用水方面,要通过实行阶梯水价等措施,提高群众节水意识,形成全社会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三是营造好林。“绿”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要义,也是产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在继续加大农田防护林和村屯绿化力度的同时,通过政策补贴等措施,鼓励农牧民更新枸杞品种,大力发展枸杞特色产业,切实把“中国枸杞之乡”这块金字招牌擦亮打响。四是管护好田。要抓好农业面源污染,全面实施控肥、控药、控膜、控水“四控”行动,为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打好基础。五是修复好湖泊湿地。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加快推进乌梁素海水生态综合治理,把乌梁素海治理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前旗来讲,要认真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管理工作,履行好属地管理责任,重点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工业污水处理,全力推进乌梁素海源头治理工作,确保今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0%,明年年底达到100%,实现乌梁素海点源污水“零入海”。六是守护好草原。要认真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严格执行禁牧和草畜平衡,探索推进草原喷灌植被恢复治理工程,让乌拉特草原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七是利用好沙。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充分利用沙后和阿力奔苏计沙漠资源,建设滑沙体验、沙漠越野、户外活动等沙漠游乐项目,真正把沙漠资源打造成群众休闲度假的旅游区。
我坚信,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旗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乌拉特前旗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塞上江南、绿色崛起的宏伟目标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