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后头道桥镇党委书记李文舟(中),后旗潮格温都尔镇党委书记朝宝(左一)参加主题论坛访谈。
主持人:头道桥镇是怎样从镇情出发,结合当前产业优势,实现绿色发展的?
李文舟:头道桥镇产业基础好,是全市万头奶牛第一镇和万亩苹果梨示范镇。近年来,我们积极响应我市绿色发展的号召,突出质量兴农、绿色富农、品牌强农,抓好优化空间布局、节约利用资源、保护产地环境、提升生态功能重点工程,在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上先行先试,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在加快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以啸天设施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以走西口民俗第一村田园风光为依托,以农光互补生态农业为突破口,形成了奶牛、肉羊、林果、设施农业、乡村旅游、农光互补等特色产业,2017年又被确定为全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区,为实现“五区共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主持人:请您具体说说下一步的做法有哪些?
李文舟:具体来说,就是突出“杭锦后旗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样板区”功能定位,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我们规划了“一园三区”,即绿色农产品加工物流展销园、特色产业绿色发展区、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区、农旅结合乡村旅游区等功能区,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命共同体,做好种养结合“兴牧草”、全域绿色“智慧田”、休闲采摘“经济林”、田园一体“设施园”、美丽乡村“农家游”,提升农业生态服务能力。不断加强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聚焦粪污处理,我们在啸天园区内建设大型沼气生产区和原生态有机肥研发中心,日处理周边牛羊粪200吨,年产有机肥30万吨,液态肥通过厂区滴灌系统直接对种植大棚进行浇灌,实现“畜——沼——农”生态循环。聚焦高效节水,利用黄河水二次澄清完成“四级联创”万亩智慧农业科技园区滴灌项目、高效节水灌溉等工程建设。与此同时,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借助农业园区、林果基地、渔场湿地等载体,整合果蔬采摘、休闲垂钓、地方民俗民情、特色农家乐等多元旅游资源,突出“乡村田园、休闲度假、观光采摘、绿色环保”特色,使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我们头道桥镇的苹果梨闻名全市,还是全国四级联创“控肥增效”园区所在地,依托园区科技成果转换,下一步我们逐步要在打造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和品牌创建方面多下功夫。
主持人:作为以牧业为主的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镇有哪些新举措或者说是新亮点?
朝宝:近年来,我们潮格温都尔镇按照全市打造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战略定位和加快旅游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的任务思路,紧紧围绕大漠、戈壁、阴山、苁蓉、梭梭、红驼等自然资源,重点突出“一驼一蓉一梭”特点,坚持发展驼产业和绿色生态沙草产业,转型拓展民族文化体验旅游,大力发展民宿体验、边境风光旅游和休闲养老度假旅游业,以驼、梭、蓉、旅游奠定乡村振兴的基础。
主持人:请您谈谈目前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朝宝:潮格温都尔镇重点发展两个方面的产业:一是在发展驼产业方面,我们以戈壁红驼文化为主题,集中打造以骆驼为核心的项目。2017年1月1日,乌拉特后旗国际骆驼文化旅游节以“千峰驼赛、万峰驼展”打造了一条骆驼景观长廊,让人们欣赏50公里长的驿站式百峰骆驼接力赛、驼球、驼门球等传统竞技比赛和民族歌舞,体验挤驼奶、评选最美骆驼等民俗文化,品尝全驼宴等特色饮食,充分享受“红驼之乡”的独特魅力,吸引了游客近2万人深度体验驼乡民俗文化,央视一套《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头版及央视二套《生财有道》、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主流媒体分别进行了专题报道,极大地提升了“红驼小镇潮格温都尔”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我们大力支持戈壁红驼协会,引进蒙驼公司,培育万峰红驼乳肉产业。强化戈壁红驼繁育保种工作,在查干敖包嘎查饲料地建设红驼保种繁育基地。加强西尼乌素嘎查产奶驼养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集中养殖,提高驼奶市场化运作能力。乌拉特后旗戈壁红驼于2017年顺利通过农业部第三次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专家现场评审会的评审,目前正在开展驼产品的有机认证工作。下一步将以“大漠驼城”为旅游项目招商,开发驼酸奶、沙疗、温泉与中蒙医结合的养生保健游,打造驼产业基地。
二是在发展沙草产业方面,根据野苁蓉、梭梭、戈壁红驼三者之间相依相成的关系,我们要大力发展驼产业和蒙中医药产业。同时委托自治区沙草产业和自治区防沙治沙协会,在潮格温都尔镇举办绿色发展论坛,邀请全国、全区沙产业、草产业知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吸引投资者,推动沙草产业和相关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探索建设巴音温都尔沙漠地质公园,提供草原观光、沙漠体验、认领戈壁红驼、梭梭林等旅游体验项目,守好边境,保护好生态,提高牧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