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高质量发展怎么看,巴彦淖尔怎么干,欢迎收看“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民政事业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如何答好为民服务民生考卷,推动全市民政事业再上新台阶,(就让今天做客演播室的两位嘉宾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德胜……来为大家解答,欢迎两位嘉宾)
主持人:据我们所知,民政局有很多工作职能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那么具体都有哪些职能呢?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一段短片来了解一下。
主持人:通过上面的短片不难看出,民政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重要职能部门,谈到民政工作,有一个话题总是绕不开的,我们知道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已经成为当下老百姓热议的民生话题,也是政府重点民生项目之一,那目前我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现状是什么样的呢?
王瑞局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 32.508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1.13%,65岁及以上老年人22.137万人,占比达到14.39% ,我市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主持人:那么面对这一现象,我们主要聚焦哪些方面的工作?
王瑞局长:实际上针对这一情况呢,我们在这之前,市委政府包括民政系统这块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市老年人的养老目前它是三种情形。一种居家式养老,一种社区养老,一种就是集中养老,今年我们在社区养老这一块,从服务设施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作为我们重要的入手点,但这项工作已经写进了咱们政府的工作报告。目前呢,我们全市已经建成养老服务中心了,已经建成了11个,社区养老服务站五六十个,整体的覆盖率非常高,覆盖了咱们全市的100多个社区,已经提前把我们年初的工作任务,目标任务已经完成,老人们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可以开开心心的快快乐乐的,健健康康的,开展文化体育、健身、保健、养生等等各种活动。同时呢我们各级养老机构,把这个等级创建评定为主要的入手点,进一步推动这个养老机构在环境,设施设备,还有服务方面我们都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依托养老护理员培训资质的机构。开展康医养会员培训工作。我们这个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专业的护理人才,当前我们全市备案登记的养老机构一共全市是56家,有7000多张床位,整体来看呢,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在这个机构里面集中养老为补充,康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主持人:正像我们刚刚听到的,巴彦淖尔市“为老”服务正在不断完善,我们也相信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定会持续提升。那据我了解,我们民政部门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民生保障,就拿社会救助来说,它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那在强化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工作方面我们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孙德胜副局长:兜住兜牢各类困难群众民生底线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我市将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再提标, 城镇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725元提高到772元,农村牧区低保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6019元提高到6731元,城镇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1232元提高到1308元,农村牧区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8470元提高到10533元,我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位居全区第一名。同时,我们还按照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1890元、分散供养孤儿每人每月1510元养育标准为特殊儿童发放供养金,并开展了多样化困境儿童助医助学关爱帮扶活动,通过实施“添翼计划”项目,保障困境先心病儿童健康成长。积极引入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通过与春雪控股集团共同发起“春雪·公益育才行动”,由爱心企业出资,为符合条件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爱心帮助。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引入社会组织助力民生保障。目前,全市社会组织已认领19个帮扶项目,造福3.36万名群众。
主持人:听了以上的介绍不难看出,民政服务对象大部分是老、弱、病、残,那说到这里我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不知晓政策规定、不知道去哪里求助、不会办理求助,是这部分弱势群体获得救助的三道拦路虎。那在落实社会救助各项政策方面,咱们是怎么做的?
王瑞局长:如果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个社会救助有疑问呢。我们服务热线12345会为大家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我们已然把这个社会救助的政策呢,提交到了12345的社会服务中心。同时我们把各地社会救助热线全部通过我们民政的网站还有我们的公众号,给全社会进行了公布,群众可以在网上线上进行相关的咨询。为了方便困难群众的申请。我们出了线上申请。线下本人在户籍所在地提出申请。线上可通过微信来搜索巴彦淖尔民政这个微信公众号,在菜单页面点击下认证服务,选择低保自助申报,就可以申请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对生活有困难的特殊群体,我们积极推行了主动去发现,通过各级民政部门,通过我们的民政协理员,还有社区网络工作者,社会救助慈善组织等等,及时发现并更好的帮助好这些符合条件的这个对象纳入低保范围,确保做到应保尽保。
主持人:好的,感谢二位领导的回答。那么接下来我们还有一个环节,就是听听群众的期盼和心声,为他们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市民:边缘户等低收入群体的我们有什么帮扶政策?
市民:因疫情原因滞留在巴彦淖尔的务工人员或无法外出工作人员有没有相关的救助政策?
市民:我和我结婚对象的户籍在乌拉特中旗,但是工作地在临河的,请问可不可以在临河区办理结婚证?
主持人:首先我们来回答第一位市民的问题,对于低收入群体都有哪些帮扶政策呢?
孙德胜副局长:针对第一个问题。目前,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经本人申请,可以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比方说,比方说,一个家庭年收入1万多,超出了纳入低保范围标准,但家里有重病重残人员,严重拖累了家庭生活,这个时候就可以申请将重病重残人员以“单人户”的形式纳入到低保范围。同时,我们还将低保边缘家庭成员纳入价格补贴发放范围内,并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动态监测,一旦符合救助条件,就会立即启动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审核确认、待遇发放等救助工作。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是,因疫情原因滞留在巴彦淖尔的务工人员或无法外出工作人员有没有相关的救助政策?
孙德胜副局长:对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岗复工、连续3个月无收入来源,生活困难且失业保险无法覆盖的农民工等未参保失业人员,经本人申请,由务工地或经常居住地街道(乡镇)核准后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帮助他们渡过生活难关。对因疫情导致暂时滞留的临时遇困人员或户籍不在本地的人员,我们已经取消了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由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对因受疫情影响,家庭成员被隔离收治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困难的家庭可向居住地街道(乡镇)申请,我们将采取发放临时生活补助和“小额”生活物资等措施,努力降低疫情对其生活的影响。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结婚证异地办理的问题,请给观众朋友解答一下。
孙德胜副局长:从今年8月起,经市政府批准,我市正式启动婚姻登记“全市通办”。巴彦淖尔市户籍居民在办理结婚登记、离婚登记或补领婚姻登记证时,男女双方或一方为巴彦淖尔市户籍,在适用范围内就可以在巴彦淖尔市任意旗县区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办理。
主持人:通过以上一系列的互动和交流,让我们对民政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吗,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民生事业的新蓝图,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我们下一步的规划是什么?
王瑞局长:党的二十大为我们新时代的民政工作也做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在这一块儿我们将牢记为民的初心,不断完善我们养老服务体系,像市本级,我们启动了我们的康医养产业园的建设,还有各个旗县在民生这一块儿也不同程度的把养老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议事议程,对我们来说,能够让老有所养这个问题在巴彦淖尔实实在在地得到体现,就是我们每一个民政人当前工作的重心之一,确保我们的正在步入中度老龄化的社会能够把这个居家式养老、社区养老、集中养老等各种服务手段能服务好我们巴彦淖尔人,服务好我们父老乡亲,这是我们的初心,而且人民至上的初心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每一个民政人不会忘记,而且是永远不会忘记。
王瑞局长:每一个民政人,在每一个时刻,一定要把人民至上放在我们思想的首位,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如果有什么具体的问题,刚才说了,12345或者巴彦淖尔民政为您解答,谢谢!
点评: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就是要紧紧抓住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民生托底,让民心更暖,我市紧盯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增加覆盖面、提高精准性等方面推出不少好政策,进一步织密织牢民生“幸福网”,点亮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