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高质量发展怎么看,巴彦淖尔怎么干,欢迎收看“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市场监管,是激发市场活力,强化公平竞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我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做出了哪些贡献?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局长赵永君和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白莉做客我们演播室为大家解答。欢迎两位嘉宾。
嘉宾: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 “守住安全底线、聚焦民生关切、服务发展大局”是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的目标,从2019年组建至今,他们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让我们先一起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
主持人: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推动市场监管领域营商环境优化方面,我们有哪些积极的举措?
嘉宾: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晴雨表。市市场监管局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放的方面,力求放出活力、放出创造力。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审批事项下放工作,将部分权限下放或委托下放旗县区局办理。管的方面,力求管出水平、管出质量。一体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大力实施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结合监管对象信用等级和风险分类,合理确定抽查比例、频次和参与部门,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无事不扰”。服的方面,力求服出便利、服出实惠。大力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四办”服务,市场监管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并设立专厅。推动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即可办结,企业简易注销压缩至20天。全面推进政银合作、跨省业务通办,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互信互认。
主持人:我们知道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的很多工作直接面向市场主体,离群众最近,是与市场主体“打交道”最为紧密的部门之一,那么我们市场监管部门出台了哪些措施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呢?
嘉宾: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稳市场主体就是稳就业稳基本民生。近年来,我们围绕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打出监管“组合拳”,努力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八条稳经济措施,包括市场准入退出、质量提升帮扶、知识产权资助奖励、规范涉企收费、提升政务服务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主体。二是全面实施涉企柔性执法,制定不予行政处罚事项、减轻或从轻行政处罚事项共计27项,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6项,让监管更有“温度”。三是主动对接企业进行帮扶,组织开展“走基层、办实事、优环境”行动,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2022年全市新设市场主体2.4万户,存续市场主体达到16.55万户、同比增长5.81%。
主持人:从这些措施让我感受到了咱们工作的细致和温度。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工作取得的成效吗?
嘉宾: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管局组同时加挂知识产权局的牌子。近年来,我们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提请市政府制定出台《知识产权资助奖励办法》,市委政府两办印发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措施》,正在研究制定《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配套落实工作措施,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知识产权创造方面,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建成商标品牌指导站、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点、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点75个,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24919件、同比增长17%。知识产权运用方面,全力支持专利转化,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乌拉特羊肉”“巴彦淖尔小麦”获批自治区级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天赋河套”与“蒙”字标认证对接机制,兆丰、恒丰银粮面业、大发公面粉三家企业荣获第二批“蒙”字标认证。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不断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名录库,严厉查处各类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侵权假冒违法行为,严格规范“天赋河套”商标授权使用。“五原向日葵”获批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实现了自治区“零”的突破。
主持人:质量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标杆,加快建设质量强国作为国家战略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我们市场监管局在巴彦淖尔市推进质量强市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呢?
嘉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质量强国。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聚焦市委政府确定的高质量发展思路和战略任务,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一方面,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认真抓好服务百家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等专项行动,组织企业申报自治区主席质量奖、市长质量奖,引导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河套葵花产业列入自治区服务地方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市政府与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签订《肉羊羊绒生物制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发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作用,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组建成立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中心,成为全区唯一的地级市正处级检验检测机构,食品、化肥等多项参数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
主持人: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消费品质、消费服务以及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期望更高。我们知道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四大领域”安全监管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首要职责”,而且也是我们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儿,我们在访谈前对老百姓最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也做了一些调查采访,看看市民都有哪些疑问?
市民:现在小吃店非常的多,种类也很多,在卫生安全方面有保障吗?
市民:现在保健药品那么多,咱们都是怎么监管的,发现问题该怎么解决。
主持人:这两个问题是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咱们市场监管在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方面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嘉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近年来,我们持续强化食品生产企业、加工小作坊、农批农贸市场、大型商场超市、重点餐饮单位等领域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做好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网络销售等不同业态监督抽检,2022年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到达97.11%和98.47%。2019年-2021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连续三年被自治区评定为优秀等次。我们深化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积极做好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再评价,牵头成立了假劣药认定委员会,查办了一批案件,有效净化了“两品一械”市场秩序,全市药品安全工作连续三年被自治区评定为A等级。市民如果发现有假劣药可以拨打电话12315进行举报。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是我比较关心的,据了解,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被市政府列为2023年要创建成功的四个示范市之一。想请您给我们具体介绍介绍!
2021年11月,巴彦淖尔市被国务院食安办批准成为全国第四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城市,成为全国53个创建城市之一,创建期为2021年至2023年。我们努力克服有效工作时间短、疫情影响带来的不确定性等影响,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创城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高位推进、全面启动创建工作。今年6月底前,自治区食安委要进行初评,12月底前国务院食安办要对创建情况开展全面验收,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正在一刻不停地推进。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开展食品安全“五进”“你点我检”和“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全力营造浓厚创城氛围。全力打造检查点位和示范引领项目,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抓好表彰激励,对创城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希望社会各界能给予我们大力支持。
主持人:近年来,市场监管不断改革创新,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23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认真落实市委五届四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和全市“两会”精神,进一步端正理念、守正创新,以高标准党建为统领,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根基”,实施“两个强市战略”,强化“三个监管”,守牢“四个安全底线”,确保完成“五项重点任务”,为现代化巴彦淖尔建设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